《花䱻人工繁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
填写说明
标准名称
花?人工繁育技术规程
任务来源
(项目计划号)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4年第三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皖市监函[2024]377号)文件,,计划编号为2024-3-123项。
负责起草单位
(盖章)
宁国市民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
宁国市西津街道办事处南桥西巷22号
参加起草单位
宁国市金东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宁国市金鼎家庭农场、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宁国市渔业管理服务中心、旌德县动物疫病与控制中心、宣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宣城市动物防疫站。
标准起草人
序号
姓名
单位
职务
职称
电话
编制情况
1、编制过程简介
2024年7月29日,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4年第五批安徽省地方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宁国市民鸿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会同宁国市金东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宁国市金鼎家庭农场、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宁国市渔业管理服务中心等单位成立标准编制小组,成员有芮金兵、杨丽丽、王美娟、柴继芳等,分工协作,负责资料收集整理,完成本规程的各项技术指标的验证,进行标准制定工作。
标准起草过程:2024年3月~2024年5月,标准起草小组制定了起草方案,编制小组对宁国市多家花?养殖场进行了场地选址、建设条件、养殖设施、养殖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结合编制小组专家及技术人员掌握的花?人工繁殖经验和技术,系统梳理研究国内外最先进的文献资料,在反复进行实践论证的基础上,2024年9月编制完成标准的讨论稿。2024年10月,标准起草工作组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召集相关专家进行研讨,再对讨论稿的基础上数次修改,2024年11月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2、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必要性:花?是一种常见的中小型经济鱼类,主要分布于重庆、广西、安徽、浙江、云南、贵州、黑龙江、四川、福建、台湾等地,其个体虽小,但肉味鲜美,富含营养,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现已成为山区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起初,市场供应的绝大部分来自于野生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量逐步加大,一度导致自然水域中花?野生资源急剧下滑,虽然长江流域退捕政策的落实,为花?的野生资源种群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但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加剧。近年来,随着花?的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工繁育技术也有突破和发展,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对野生资源获取的压力。所以花?人工繁育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生态效益都俱佳,在产业的持续发展中需要制订相应技术标准进行规范,为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意义:制订《花?人工繁育技术规程》,为我省花?苗种繁育
3、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
(1)、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制定工作遵循“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一致性、规范性”,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编写。
(2)、编制依据
本标准为修订标准,依据编制小组的专家、技术人员以及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科技人员在进行了大量的生产性试验和创新研究,取得一大批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对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汇总,形成系统性技术路线;本标准经过项目试验验证,通过在全省十几个试验示范点应用,验证了技术内容和工艺路线。并基于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完成的。
(3)、本标准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及编制规则,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
4、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
主要条款说明:
本文件的章节由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苗种繁育的环境条件、亲鱼选择、亲鱼培育、人工繁殖、苗种培育、病害防治、尾水处理组成。其中“亲鱼培育”、“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是本文件的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花?人工繁育。
(1)环境条件:水源水量充足,符合GB11607;水质符合NY5051的要求。
(2)亲鱼选择:选择种质特性明显亲鱼,宜在人工养殖水域或天然湖泊中捕捞;年龄应达到2足龄,雄鱼体重150g以上,雌鱼体重125g以上。
(3)亲鱼培育:亲鱼应专池饲养。每亩(667m2)池塘放养150kg~200kg为宜,池中可搭配少许鲢鱼和青虾;饲料应符合GB13078的规定。投喂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应达到38%以上,每隔7d~10d向池内加注新水,给亲鱼以适当的流水剌激,临产卵前半个月应停止冲水。
(4)人工繁殖:4月上旬至下旬,水温为20℃~24℃可进行催产。要求亲鱼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性腺发育良好,雌雄比例以3:1为宜;催产采用混合药物,雄鱼计量为雌鱼的二分之一,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注射部位一般为腹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