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6T-大鲵仿生态繁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

发布:2025-03-31约小于1千字共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鲵仿生态繁育技术规程

修订说明

DB36/T929-2016《大鲵仿生态繁育技术规程》于2016年12月31日发布,根据《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公布江西省地方标准集中复审结论的通知》(赣市监标〔2022〕5号)该标准需要进行修订。

本标准修订由井冈山市农业农村局和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共同起草。

中国大鲵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被誉为“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是国际上广受关注的旗舰物种,在全球多样性资源保护中占据重要地位。2004年被IUCN列为极度濒危物种,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自2020年10月以来,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合作在江西积极开展大鲵野外调查研究工作(依托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区域重点项目“鄱阳湖水系濒危水生动物保护创新研究示范”),在靖安县、井冈山市、吉安市、铜鼓县等地进行了野生资源、人工养殖以及人工增殖放流调查;收集了大鲵养殖的相关资料,并开展了部分实地核实调查工作。

根据近五年的大鲵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现状,起草单位征集有关专家和部分养殖场的意见,对标准进行了修订。修订的部分包括:

修改规范性引用文件“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不同规格大鲵的培育时间按照实际操作进行调整;

增加“饵料池”建设要求;

常见病的治疗措施按照现行要求进行调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