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处理条例》解读.pdf

发布:2017-10-28约3.94万字共1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习要点 熟悉生产安全事故等级特征 掌握事故调查处理原则、程序和方法 课程概要 第一节 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规定 第三节 生产事故调查的规定 第四节 生产安全事故处理的规定 第五节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违法行为应负的法律责任 第一节 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基本规定 第一节 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基本规定 (一)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 (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适用范围 (三)生产安全事故分级 第一节 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基本规定 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是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是事故 益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必须依法规范。 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基本法律依据,针对当 前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确定了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由政府领导、分级 负责和“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 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 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确 立了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制度、机制和 程序,加大了事故责任追究和处罚的力度,实 现了相关立法和执法部门职责的和谐统一。 第一节 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基本规定 (一)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 践经验,总结形成了“四不放过原则。 《安全生产法》规定,对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 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事故调查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必须以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态度对 事故发生的经过、伤亡和经济损失的情况、事故原因、事故性质、事故责任进行全面深入和 完整准确地调查,收集证据材料,去伪存真,得出真实、科学的事故调查结论。 《生产安全 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对事故调查处理原则的规定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节 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基本规定 1.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事故调查工作必须坚持“快”和“准”,否 则就会失去调查取证的最佳时机和有利条件。事故现场情况、当事人和相关证据对查清事故经过、 事故原因、事故损失至关重要。所以,事故调查必须及时展开,进行周密细致的调查取证,取得 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整理分析,核实固证,搞清楚事故全貌,为确定事故性质、认定事故 责任提供可靠的依据。 2.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各种事故的性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责任事故,另一类是非责任 事故。责任事故是指由事故单位或者从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所引发的事故,即人为原因造成的事故。 非责任事故是指由自然力所引发的事故,即人类不可预见、不可抗拒、不可避免的事故。目前发生 的事故绝大多数是责任事故。事故性质属于责任事故还是非责任事故,不能确定于调查之前,只能 确定于调查之后。所以,事故调查的主要任务就是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性质和责任。 第一节 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基本规定 3.总结事故教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