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文字和表格的简单处理 1 编辑文章》说课稿-2023-2024学年南方版(湖南)(2019)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docx
《第一单元文字和表格的简单处理1编辑文章》说课稿-2023-2024学年南方版(湖南)(2019)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一单元文字和表格的简单处理1编辑文章》说课稿-2023-2024学年南方版(湖南)(2019)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
设计思路
本课围绕六年级学生熟悉的文字和表格处理,以《编辑文章》为载体,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文字和表格的简单处理方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教学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信息意识:培养学生对信息资源的敏感度和处理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2.计算思维:通过编辑文章,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信息社会责任: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和信息安全意识。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六年级前,已具备基本的文字处理能力,如使用Word进行文字输入、保存和简单的格式调整。但对于文本编辑的高级功能,如样式、样式库、查找与替换等,掌握程度不一。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六年级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对信息技术课程有着较高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信息处理能力方面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强,能够快速掌握新技能;而部分学生则可能需要更多指导和练习。学习风格上,有的学生偏好直观操作,有的则更喜欢通过阅读理解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编辑文章时可能会遇到格式调整不理想、查找和替换功能使用不当等问题。此外,对于一些复杂的功能,如样式库的应用,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解决这些困难需要教师提供清晰的指导和方法讲解,并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克服。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计算机教室、笔记本电脑、投影仪、键盘、鼠标。
2.课程平台: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平台或在线教育平台。
3.信息化资源:Word文档处理软件、图片素材库、相关教学视频。
4.教学手段: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操作实践。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文字和表格简单处理技巧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在使用电脑时,是否遇到过需要编辑文章或表格的情况?”
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文档编辑和表格处理的场景,如制作班级通知、整理数据等。
简短介绍文字和表格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文字和表格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字和表格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文字和表格的基本概念,包括文字的输入、编辑和格式设置。
详细介绍文字和表格的组成部分,如文本框、表格线、单元格等,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文字和表格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字和表格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案例,如制作一份课程表、编辑一份班级通讯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文字和表格在实际应用中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学习效率和沟通效果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文字和表格提高工作效率。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文字和表格处理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问题的解决方案,如优化文档结构、提高表格可读性等。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文字和表格处理技巧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和实施步骤。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文字和表格处理技巧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文字和表格的基本概念、创建方法、案例分析等。
强调文字和表格处理技巧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实用价值,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尝试使用所学技巧编辑一篇短文或制作一个简单的表格,以巩固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文字和表格的简单处理技巧,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文字处理软件的高级功能介绍,如宏录制、样式库管理等。
-表格的高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