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会计第四章-贷款业务的核算.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贷款业务的核算 第一节 贷款业务概述 第二节 信用贷款的核算 第三节 担保贷款的核算 第四节 贷款利息的核算 第五节 票据贴现的核算 第六节 贷款损失准备的核算 第四章 贷款业务的核算 熟悉贷款的种类,了解贷款业务核算的意义。 掌握信用贷款发放、按期收回的核算。 掌握不良贷款的核算。 掌握贷款利息的计算和账务处理。 掌握票据贴现的核算。 熟悉贷款损失准备的规定,理解贷款损失准备的核算。 一、贷款业务核算的意义 贷款的定义 系指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金融机构,以社会公众为服务对象,以还本付息为条件,出借的货币资金。 贷款业务的定义 系指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金融机构所从事的以还本付息为条件出借货币资金使用权的营业活动。 一、贷款业务核算的意义 商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将一定数量的资金进行周转循环使用,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能,满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对资金的需要,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目前,贷款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生息资产,是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因此,做好贷款业务的核算工作,对保证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贯彻执行,调节市场货币资金供求,促进经济发展,增加银行收入,保证银行资金安全有重要的意义。 二、贷款的种类 1.按贷款期限划分 2.按贷款的用途划分 3.按银行发放贷款的自主程度划分 4.按贷款的发放条件划分 5.按贷款的质量和风险程度划分 6. 按贷款本息是否逾期超过一定天数划分 1.按贷款期限划分 2.按贷款的用途划分 按照我国习惯的做法,通常有两种分类方法: 一是按照贷款对象的部门来分类,分为工业贷款,商业贷款,农业贷款,科技贷款和消费贷款; 二是按照贷款的具体用途来划分,一般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产投资贷款。 3.按银行发放贷款的自主程度划分 自营贷款 是指商业银行以合法方式筹集的资金自主发放的贷款,其风险由商业银行承担,并由商业银行收取本金和利息。 委托贷款 是指委托人提供资金,由商业银行(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而代理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其风险由委托人承担。 特定贷款 4.按贷款的发放条件划分 4.按贷款的发放条件划分 5.按贷款的质量和风险程度划分 正常类贷款:指借款人能够履行借款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息 关注类贷款: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是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次级类贷款:借款的还款能力出现力明显的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 可疑类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的合同约定,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 损失类贷款: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5.按贷款的质量和风险程度划分 6. 按贷款本息是否逾期超过一定天数划分 例题4-1 某银行于1月15日发放了一笔金额为10万元的贷款,期限6个月。 该笔贷款在第二季度结息时就未能按期支付利息,直到12月8日连本带利一起归还 该笔贷款在第二季度结息时未能按期支付利息,到期时连本带利一起归还 该笔贷款的应计利息一直能按期支付,直到12月8日归还 该笔贷款的应计利息一直能按期支付,直到9月8日归还 请判断该笔贷款在不同情况下是应计贷款还是非应计贷款? 解答例题4-1(第一个问题) 解答例题4-1(第二个问题) 1.15 3.20 6.20 7.15 解答例题4-1(第三个问题) 1.15 3.20 6.20 7.15 9.20 12.8 解答例题4-1(第四个问题) 1.15 3.20 6.20 7.15 9.8 例题4-2 某银行于5月2日发放了一笔金额为60万元的贷款,期限6个月。 该笔贷款在第三季度结息时就未能按期支付利息,直到第二年的1月8日连本带利一起归还 该笔贷款的应计利息一直能按期支付,直到第二年的1月8日归还 该笔贷款的应计利息一直能按期支付,直到第二年的2月15日归还 请判断该笔贷款在不同情况下是应计贷款还是非应计贷款? 解答例题4-2(第一个问题) 5.2 6.20 9.20 11.2 12.20 1.8 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