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它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doc
PAGE
8-
基因突变
一、素养教化目标
(一)学问教学点
1.了解变异的类型和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基因。
2.驾驭突变的概念,理解基因突变的缘由。
3.了解基因突变的种类、特点,理解基因突变的意义。
4.了解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及其成就。
(二)实力训练点
1.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训练,培育学生的自学实力。
2.培育学生发散思维实力及综合实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基因突变的学习,不但可以使学生懂得生物界丰富多彩的本质,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化。
2.通过例举我国在诱变育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化。
(四)学科方法的训练点
1.前面学习了遗传学问,再学习变异,从而相识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关系,由此形成学生辩证的思维方法。
2.学习了利用基因重组可通过杂交方法育种,还应使学生了解利用基因突变可通过化学的方法和物理的方法诱变育种。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基因突变的概念。
[解决方法]
(1)通过出示基因结构变更的示意图,加深学生对基因突变内涵的理解。
(2)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概念的运用达到巩固概念和学问迁移的目的。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基因突变的缘由。
[解决方法]
对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结合图解进行分析,使学生真正明白基因突变的缘由——DNA复制过程也可能发生差错,基因中个别碱基的变更,就会造成性状变更。
3.教学疑点及解决方法
为什么说基因突变是变异的主要来源?
[解决方法]讲明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区分,联系实际举例。
三、课时支配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讲授、谈话。
五、教具打算
基因结构变更示意图,短腿安康羊和正常绵羊图,果蝇的白眼、残翅图,人的白化病图,玉米的白化苗图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图解,镰刀型贫血症红细胞和正常型红细胞比较图,板书内容投影片,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学生活动设计
1.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学。
2.引导学生视察基因结构变更的示意图,相识基因突变的实质。
3.帮助学生分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图解,理解基因突变的缘由。
七、教学步骤
通过银幕显示,让学生明确本堂课应达到的学习目标:
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种类、特点、以及基因突变的缘由和诱变育种。
实力目标与德育目标体现在教学中。
(一)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引言:
生物都能产生自己的后代,倘如后代像亲代就是遗传,后代不像亲代出现了差异就是变异。前面我们对遗传问题进行了学习,了解了主要遗传物质是DNA,DNA限制生物遗传性状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基因,等位基因的传递遵循分别规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传递遵循自由组合规律;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又与性别有干脆关系。总之,遗传的问题很困难,生物的变异也同样如此。
下面学习其次节生物的变异。
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P·190第1—2段。
银幕显示自学提纲:
1.变异分为哪两大类?怎样区分?举例说明。
2.可遗传变异有哪三种来源?
检查自学效果。
在学生回答了第一问后,强调:遗传的变异不是环境条件影响而引起的性状变更,而是遗传物质发生了变更,这种变异能在后代中重新出现。
提问:通过美容手术,单眼皮能变成双眼皮,这种双眼皮能遗传吗?说明理由。
在学生回答了以上问题和提纲中的其次问后,再提问:“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种个体间的差异,主要是通过什么产生的?
(答案:通过基因重组产生。)
过渡:基因重组能使后代产生变异是因为能产生新的基因型,而基因本身不发生任何变更。假如基因的结构发生了变更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内容。
一、基因突变
以提问的方式复习旧学问。
(1)什么叫基因?
(2)基因的分子结构是怎样的?
学生在回答了以上两个问题后,强调:基因主要是在染色体上,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排列依次就代表遗传信息,不同的基因,脱氧核苷酸排列依次不同。基因限制生物的性状。
提出问题,让学生读书(教材P·190—P·192页上的第一段)。
银幕显示自学提纲:
(1)基因突变的实质是什么?
(2)基因突变分为哪两种类型?
(3)基因突变有哪些特点?
(4)基因突变的意义是什么?
检查自学效果。
在学生回答第1问后,银幕显示基因结构变更的示意图(图中变更的个别基因在闪耀,以引起学生的留意。)
讲述:强调基因结构不管按以上的哪一种状况变更,归根结底都是碱基的排列依次发生了变更(这就是基因突变的实质),从而变更了遗传信息,引起生物性状的变异。比如,正常色觉变成红绿色盲就是由于基因突变产生的新性状。
(一)基因突变的概念
(要求学生在书中P·190上勾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