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协调员(师)考试试题(含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选题
1. 在有效的集体协商基础上签订集体合同,有助于( )劳资冲突。
A)消灭B)减少C)完全避免D)根本制止
2. 下列属于用人单位可能约定服务期的情形的是( )。
A)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安全卫生培训B)用人单位提供专项培训费用C)用人单位提供岗位适应性培训D)用人单位提供转岗培训
3. 集体协商争议的主体是( )和( )。
A)工会或者职工代表;企业代表B)工会;职工代表C)企业代表;政府代表D)工会或者职工代表;政府代表
4. 开展集体协商工作,需要重点掌握两个方面的法律法规,一是有关劳动标准的法律法规,一是关于( )的法律法规。
A)劳动定额B)集体合同制度C)公司制度D)劳动争议制度
5. 用人单位如果不同意劳动者的变更提议,劳动者可以( )。
A)辞退B)辞职C)提出劳动争议D)诉讼
6. 有关集体协调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集体协调也称集体谈判B)政府是集体协商的主体之一C)集体协商可以克服个别蔻关系的失衡状态D)集体协商是构筑理想劳动关系的基础
7. 协调解决劳动规章制度实施中形式上应避免的问题有。( )
A)一致性问题B)抵触问题C)违法问题D)矛盾问题
8. 我国目前颁布劳动行政法规有( )。
A)《劳动法》B)《劳动合同法》C)《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D)《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9. 以下不是显性文化的( )
A)组织精神B)规章制度C)工作环境D)组织标志
10. 在集体协商过程中出现争议或陷入僵局时,应该采取的对策是( )。
A)坚持讨论B)暂时休会C)制止对方D)避开争议议题
11. 集体合同属于( )
A)要式合同B)不要式合同C)单务合同D)无偿合同
12. 用人单位( )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劳动者拒绝无效。
A)惩戒性B)因生产经营需要C)因经营困难D)作为解除劳动合同前置程序的
13. 根据《企业法》的规定,职工代表大会行使五项基本职权,以下那一项不属于( )
A)审议建议权B)审计权C)审议决定权D)评议监督权
14. 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适用( )程序。
A)民事调解B)劳动争议处理C)劳动争议仲裁D)特别程序
15. 医疗期满,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通知劳动者应采用的方式为( )。
A)书面通知B)可以书面通知,可以电话通知C)可以书面通知,可以当面口头通知D)可以书面通知,可以当面口头通知,不得电话通知
16. 下列有关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合议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人民法院审理蔻争议案件,独任制是原则,合议制是例外B)合议庭人数必须是单数C)合议庭评议案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D)人民法院审理二审劳动争议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
17. 企业劳动关系预警的第一线是( )。
A)企业决策层B)中层管理部门C)基层部门D)工会
18. 下列关于劳动定额制定标准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劳动定额制定标准是指企业劳动定额的制定依据B)劳动定额制定标准是指企业劳动定额的制定依据,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C)劳动定额制定标准是指企业劳动定额的制定依据,包括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和制定程序D)劳动定额制定标准是指企业劳动定额的制定依据,即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也包括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和制定程序
19. ( )是整个劳资协商工作的核心
A)协商目标的确定B)协商方案的制订C)协商议程的设计D)协商程序的确定
20. 在劳动争议仲裁中,对于仲裁员的回避决定,由( )做出。
A)仲裁委员会主任B)仲裁委员会C)仲裁庭D)首席仲裁员
21. 职工代表要占职工总数的( )
A)5%-10%B)3%-5%C)10%-15%D)10%以上
22. 一般来说,集体协商的目的是签订集体合同;但在集体协商谈判过程中,谈判双方达成一致,可以签订合同;如果协商不一致,也完全可以不签合同。体现了集体协商( )
A)目的是特定的B)内容是特定C)形式是特定的D)效力是特定的
23. 集体合同或者专项集体合同期满前( )内,任何一方均可向对方提出重新签订或者续订的要求。
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10日
24. 下列劳动类型中,属于就业范畴的是( )
A)家务劳动B)雇用劳动C)救济性劳动D)义务劳动
25. ( )是企业社会责任中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内容。
A)人权B)劳工权益C)环境D)社会的公德
26. 所谓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 )增加而成正比例增加的那一部分成本要素。
A)劳动投入B)生产要素投入C)产量D)原材料
27. 集体协商中,职工一方的首席代表由( )担任。
A)本单位工会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