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QC方法解决烟筒软模变形.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运用QC方法解决烟筒软模变形 集团 项目 2012年4月 前言 我们在公司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开展培训工作,在减少质量通病,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确保工程质量,创精品工程,我们小组积极开展QC活动,实行过程控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施工质量稳步提高。 一、小组概况: 二、选题依据 我们施工的 电厂烟囱工程为钢筋砼结构,高度为120米,基础由基础承台和环基组成,基础底标高为-4.2米,烟囱低口直径为10米,上口直径为3米,由于烟囱囱身高而壁薄采用内钢管井架,外移置内倒模法进行施工,竖井架移置模板施工方法:是将操作台悬挂在内井架上,沿着井架向上移挂提升。竖井架承受操作台的全部施工荷载,并兼用于垂直运输。 外模采用1.2毫米厚镀锌铁皮,在其外部用扎丝固定8#钢丝绳作加固肋,钢丝绳的间距为100,外模板每板高度为1.25米,内模板采用250*1250钢模板,内模加固依靠内部井架,由于烟囱的外模为软模易变形,同时烟囱工程外部没有脚手架且为高空作业不易操作,为防止模板变形确保烟囱的形状,故选此题。 三、确定目标 通过开展QC活动达到消除烟囱外部软模变形。 四、现状调查: 对烟囱工程1-60米的模板进行检查,共检查960个点。检查结果如下表(制表人: ) 五、根据上表绘频率直方图如下: ? ? ? ? ? ? ? ? ? ? ? ? ? ? 六、因果图: 小组对变形的原因进行认真细致的讨论分析,经过整理后做因果分析图如下:(说明:1、拉子是加固软模上口用的工具,一般为30×30的木条;2、紧线器是专用紧固模板加固肋用的工具。) 七、要因确认: 通过原因分析,小组对末端原因逐条 确认找出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表: 制表人 九、相应对策的实施: (一)经验不足 1、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招标,选择优秀的班组和人员 2、在施工前,通过理论培训和到同类工程学习,不断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 3、在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并坚持样板开路制度,对每一分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样板经验收达到标准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二)精品意识不强: 1、组织主要的管理人员和职工参加学习同类工程中的精品,使参与的职工树立精品工程的形象; 2、组织班组进行精品工程质量控制培训,使全员树立精品意识 3、与班组签订质量合同,施工中不按技术要求进行施工的每发现一处罚款50元,造成不合格项目及返工的费用自负,扣除全部质量保证金,施工后如没有质量问题,退还全部质量保证金,增强全体职工质量意识。 (三)上口拉子间距过大: 1、砼浇筑前由砼班对上口拉子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拉子间距超过300毫米的及时加设拉子。 (四)软模加固肋的松紧程度不同: 1、在砼浇筑前对软模的每根加固肋进行分别检查,根据烟囱每板的下口和上口尺寸先把其加固肋进行紧固好,然后依次紧固中间的加固肋,使其均符合要求。 (五)砼没有分层环形浇筑: 从一点开始,每层的浇筑高度不大于300毫米,每板分5次环状浇筑,确保模板不因砼局部浇筑而出现模板变形。 十、效果检查: 1、经采取以上的对策后对 电厂烟囱工程60米~120米的模板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如下:( 十一、巩固措施: 1、坚持每周质量例会召开制度,对班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职工的操作水平。 2、加强素质教育,增强全体管理和职工的质量意识。 3、制定质量保证措施,坚持技术交底和“三检”制度,使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4、实行了谁错了谁负责的制度。 5、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总结归纳,形成《解决烟囱软模的作业指导书》。 十二、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1、通过本次活动,消除了烟囱软模变形问题,提高了小组成员的能动性和创新意识。 2、在今后的施工中,积极推广“四新”技术,继续运用QC活动去攻克工程的各种难题,为企业获得更好的效益。 * * 成员 高中 木工班长 男 2012.3~2012.10 活动时间 2008.3 注册日期 成员 高中 钢筋混凝土班长 男 成员 中专 技术员 女 成员 中专 材料员 男 成员 大本 技术员 男 成员 高中 施工队长 男 组长 大专 项目副经理 男 分工 文化程度 职务 年龄 性别 姓 名 小 组 成 员 概 况 攻关型 小组类型 SDTQ —01 注册登记号 组 长 QC小组 小组名称 项目 所在单位 序号 项目 检查项数 不良点 不良点频率% 累计频率% 1 上口变形 240 30 50 50 2 中间变形 240 18 30 80 3 下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