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模式初探.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模式初探 课堂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线教师,笔者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对课堂教学模式、结构不断进行更新、发展,积极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理念的涵义 “以学习者为中心”就是把重点放在个体学习者身上,探究学习如何发生,以及如何促进学习者的积极性,探索最有效的教学途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是以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美国学者韦默认为,课堂教学要在五个方面进行变革,包括课堂权利的再分配,重新界定教学内容的功能,改变教师的角色,转变学生的行为,转变评价的过程和目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改变多年来的传统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中,学生是学习责任的首要承担者,教学关注的重点应放在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过程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特别关注轻负担、高质量,唤醒
和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讲授式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听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三维并重,摒弃无效的提问、可有可无的讨论、重复的训练和无意义的作业。 (一)“利用资源,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步骤为:提出学习任务→自学分析问题→小组分工协作→筛选收集资料→呈现学习成果→参与交流研讨。 “利用资源,合作学习”教学模式需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如教学小学四年级“旋转和平移”时,首先,教师出示本节课学习内容,并提出本节课学习任务,让学生利用教学平台,浏览资源包,收集并观察生活中关于运用平移和旋转的实例,分析关于旋转和平移的现象。其次,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协作,查找旋转和平移的图片、练习等资源,筛选收集资料,并进行分类,下载、保存有用信息,能够正确判断、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接下来,学生呈现学习成果,初步加工信息,动手操作旋转和平移,思考旋转和平移的路线,发表学习结论,展示练习结果。最后,学生交流研讨,浏览他人学习成果,评价、交流,形成共识。 (二)“微课导学”教学模式 “微课导学” 教学模式分为两大块:课前模块和课堂活动模块。 1.课前模块
在教学小学三年级“周长是多少”这节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时,笔者将课前录制好的微视频和相对应的课前导学单发给学生,让学生独立看完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之后,对视频中的收获和疑问进行记录,并且独立完成课前导学单。 2.课堂活动模块 在课堂上,首先是 “自学回顾,难点质疑”,即针对课前观看微视频的内容进行自学回顾,学生提出不解和疑问,教师进行梳理,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共性问题:①这些都是由相同小正方形拼出的图形,由于拼法不同,周长会不同吗?为什么?②什么情况下,周长要长一些?③有哪些方法能够知道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如何进行测量和计算?其次是“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小结概括”:根据教师梳理出来的共性问题,学生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分组汇报解决情况,教师再进行实时小结。最后是“独立探究,成果展示”:根据共性问题,教师布置新的深一层次的探究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将学习成果进行汇报,交流学习体验,分享成功和喜悦。成果交流的形式可多种多样,有个人自评、小组评价、他人评价,我们不但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还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三)“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学活动为主,学生控制学习的总过程,而教师的指导则始
终贯穿于学生的自学活动中,课堂由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自学的“学堂”。“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分成三个阶段:自学质疑阶段、合作交流阶段和训练展示阶段。 1.自学质疑阶段 步骤:确立自学重点→围绕重点自学。 在教学小学三年级“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笔者根据学生熟悉的学校趣味田径运动会场景,创设情境,引出学生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你是怎样看出有52个羽毛球的?为什么用除法计算?”“52除以2得数是多少呢?你有哪些办法可以算出结果?”学生围绕重点问题进行自学,先独立分小棒,然后自主探究竖式算法,再细读教材,系统感知教材的内容。 2.合作交流阶段 步骤:小组内展示自我成果→提出不解与疑问→组内合作探究→全班反馈交流→教师疑难点拨。 学生自学之后,将自学成果在小组内交流,展示自己分小棒及用竖式进行计算的的过程,同时也有个别学生提出在竖式计算过程中存在的不解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