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事案件处理实务2023.4许晓峰33课件.pptx
民事案件处理实务
2023.4
主讲人:许晓峰
CompanyL学习单元三案件法律关系分析三个任务任务一:阐明案件当事人主张任务二:归纳案件的法律关系任务三:分析案件的法律关系
CompanyL教学任务二归纳案件的法律关系根据案件资料,归纳案件法律关系,并总结归纳案件法律关系的基本方法。
一基本理论
01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有哪些?02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的基本类型?03如何归纳与表述案件民事法律关系?重点
民事法律关系要素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以及特定情况下的国家。客体即民事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等。内容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1
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基本类型?2人
-
民法总则2法律基础17课件.pptx
法律基础民法总则2《法律基础》课程组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有效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民法典》F133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F143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要件
满足有效三个要件主要欠缺意思表示真实要件主要是欠缺能力要件自始无效、确定无效有效可撤销效力待定无效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形态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F14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F153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F154行为
-
民法总则1法律基础80课件.pptx
法律基础民法总则1《法律基础》课程组
第七编侵权责任第六编继承第五编婚姻家庭第三编合同第二编物权第一编总则七编1260条第四编人格权2021年1月1日生效
基本原理一二三民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性质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
一(一)民法的概念《民法典》第2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二)民法的调整对象——平等主体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三)民法的性质——民法是权利法,民法是私法
民法调整对象12平等主体的人身关系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
人身关系12人格关系身份关系
财产关系12物权关系(静态)债权关系(动态)
民法所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发生在自然人
-
民法原理与实务民法基础知识65课件.ppt
《民法原理与实务?》课程第八章第四节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与附期限民法基础知识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二号大街邮政编码:310018第四节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与附期限一、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1、概念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开始或终止取决于将来不确定事实的发生或不发生的民事法律行为。P171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二)条件特征(1)将来的事实。(2)不确定的事实。(3)当事人约定的事实。(4)合法的事实。浙江警官职业学院(三)条件的种类(1)延缓条件与解除条件延缓条件:如获第一,赠电脑一台;解除条件:赠电脑一台,如未获第一,赠与失效。(2)积极条件与消极条件事实成就;事实不成就。4.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
-
民法原理与实务民法基础知识25课件.ppt
*《民法原理与实务?》课程第八章第五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类型民法基础知识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二号大街邮政编码:310018第五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类型一、无效民事法律行为(一)概念已经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严重欠缺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条件,因而自始、绝对、确定、当然、永久不按照行为人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表示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特征:P177(二)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1.行为人不适格第144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146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最典型的:假离婚
-
民法典关于继承法律规定的解读模块三践行新时代枫桥精神之婚姻.pptx
主讲人:韩文伟模块三践行新时代枫桥精神之婚姻家庭关系事务处理民法典关于继承法律规定的解读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与顺序01代位继承02遗产分配03法定继承的适用情况04
课程导入民法典继承编共四个章节:继承的一般规定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产的处理
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学习目标了解民法典继承编中的法定继承的相关规定;学会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学习任务以问答式呈现,学习和掌握民法典继承编中法定继承相关规定。
01.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与顺序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与顺序平等。法律已明确规定男女享有平等继承权,这种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一)儿子与女儿继承权平等吗?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与
-
民法的性质社会关系83课件.pptx
民法的性质市民社会个人利益自治权利本位私法政治国家社会利益强制社会本位公法社会关系
民法的性质市民社会个人利益自治权利本位私法政治国家社会利益强制社会本位公法社会关系私法学说的起源:古罗马,乌尔比安:公法“有关罗马国家的稳定”;私法“涉及个人的福利”。01
民法的性质市民社会个人利益自治权利本位私法政治国家社会利益强制社会本位公法社会关系2、民法是私法,决定于民法调整对象的性质02
民法的性质市民社会个人利益自治权利本位私法政治国家社会利益强制社会本位公法社会关系3、民法是私法,体现在民法调整的方法上03
-
民事法律事实河北政法职业99课件.pptx
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法律事实的变动与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一、自然事实,是指与人的意志无关、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
1、状态。状态是指某种客观情况的持续,例如人的下落不明、精神失常,对物的持续占有,权利的持续不行使等。
2、事件。事件指某种客观情况的发生。例如人的出生、死亡,发生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战争爆发、洪水、台风来袭等。
;二、人的行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1、民事法律行为。分为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和无效的、可撤销的和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2、事实行为。分为合法的事实行为和不合法的事实行为。;;一个民事法律事实就可以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
在某种情况下,需
-
民事案件处理实务2024.3许晓峰87课件.pptx
民事案件处理实务
2024.3
主讲人:许晓峰
CompanyL模块一两个任务任务一:概括案件基本事实任务二:阐明待查事实案件事实概括(大赛20分)
CompanyL在理清案件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能够阐明案件需要进一步查明的事实,并掌握阐明案件待查事实的基本方法。不是所有的案件都有需要进一步查明的事实,因此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判断案件需要进一步查明的事实,并根据案件材料合理阐明案件需要进一步查明的事实并说明理由。学习目标
一基本理论
CompanyL1自认事实2现场勘验3司法鉴定4调查取证进一步查明案件事实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CompanyL自认事实自认是指当事人对不利于自己事实的承认。诉讼中,
-
民事案件处理实务2024.3许晓峰85课件.pptx
民事案件处理实务
2024.3
主讲人:许晓峰
CompanyL模块二案件证据材料分析五个任务任务一:归纳原告的证据材料任务二:归纳被告的证据材料任务三:分析案件的证据材料任务四:制作原告的证据清单任务五:制作被告的证据清单
CompanyL教学目标通过实训,要求学生归纳出原被告的证据材料,并对证据材料进行分析,然后制作证据清单;掌握归纳证据材料的方法及制作证据清单的要领。
CompanyL教学任务一归纳原告的证据材料根据案件资料,梳理、归纳和整理原告的证据材料,并总结归纳证据材料的基本方法。
一基本理论
CompanyL民事证据,是指在民事诉讼中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资料。民事诉讼法我国
-
民事案件处理实务2024.3许晓峰75课件.pptx
民事案件处理实务
2024.3
主讲人:许晓峰
CompanyL模块二案件证据材料分析五个任务任务一:归纳原告的证据材料任务二:归纳被告的证据材料任务三:分析案件的证据材料任务四:制作原告的证据清单任务五:制作被告的证据清单
CompanyL教学任务三分析案件的证据材料根据案件事实,分析归纳整理的证据材料,并总结分析证据材料的基本方法。
一基本理论
CompanyL民事证据,是指在民事诉讼中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资料。分析证据要注意证据必须符合“三性”即客观性(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CompanyL客观性证据的客观性(真实性)是指证据所反映的内容应当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是想
-
民事案件处理实务2024.3许晓峰64课件.pptx
民事案件处理实务
2024.3
主讲人:许晓峰
基本理论
CompanyL民事证据,是指在民事诉讼中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资料。分析证据要注意证据必须符合“三性”即客观性(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CompanyL客观性证据的客观性(真实性)是指证据所反映的内容应当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是想象的、虚假的、捏造的事实。
CompanyL关联性证据的关联性又称相关性,是指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存在客观联系,只有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联系的证据,才能起到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作用。尽管一切与案件事实相联系的人物、时间、空间、条件、地点等证据均为相关证据,但是往往与案件事实存在因果联系的证据才是最关
-
民事案件处理实务2024.3许晓峰16课件.pptx
民事案件处理实务
2024.3
主讲人:许晓峰
CompanyL模块二案件证据材料分析五个任务任务一:归纳原告的证据材料任务二:归纳被告的证据材料任务三:分析案件的证据材料任务四:制作原告的证据清单任务五:制作被告的证据清单
CompanyL教学任务二归纳被告的证据材料根据案件资料,梳理、归纳和整理被告的证据材料,并总结归纳证据材料的基本方法。
一基本理论
CompanyL被告对原告的主张进行反驳必须提供证据,被告的证据能否充分证明自己的主张是被告反驳成败的关键。
CompanyL收集、归纳被告证据材料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二三四主体资格诉讼管辖纠纷事实举证责任倒置
CompanyL主体资格被告在
-
民事案件处理实务2024.2许晓峰77课件.pptx
民事案件处理实务
2024.2
主讲人:许晓峰
;课堂“八要求”:;;;;;;;;;;;;;(三)国家级案件分析与汇报竞赛考核评分标准;;;;;;;;;;;示范案例:;;任务一:1.概括案件法律关系主体(大赛5分);任务一:2.概括案件基本事实(大赛10分);;;;;;;;;;;;;;;;;CompanyLogo;CompanyLogo;CompanyLogo;CompanyLogo;CompanyLogo;CompanyLogo;CompanyLogo;;;
-
民事案件处理实务2023.5许晓峰90课件.pptx
民事案件处理实务
2023.5
主讲人:许晓峰
CompanyL学习单元六案件处理两个任务任务一:分析总结案件的处理思路任务二:提出解决纠纷的可行性建议
CompanyL通过实训,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正确完整地分析总结案件的处理思路,并合理合法地提出解决纠纷的可行性建议。学习目标
一基本理论
CompanyL案件处理的重点:依据法律规范与案件事实,得出法律效果(即结论),撰写案件处理思路。
案件处理思路的撰写:1、观点。明确案件处理的观点。2、法律理由。通过对法律关系的阐述,把案件事实与法律规定结合进行分析。3、结论。归纳、总结并得出结论。
二教学示范
研习案例:Company
-
民事案件处理实务2023.5许晓峰80课件.pptx
民事案件处理实务
2023.5
主讲人:许晓峰
CompanyLogo
学习单元五
案件争议焦点归纳与分析
三个任务
任务一:明确当事人权利和义务
任务二:归纳案件争议焦点
任务二:分析案件争议焦点
CompanyLogo
通过实训,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案件事实,阐明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合理归纳和分析案件的争议焦点。
学习目标
一
基本理论
CompanyLogo
所谓争议焦点,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之意见相反、影响案件处理结果的事实问题和法律适用问题。
争议焦点的三个特征:
争议焦点有三个特征:
①当事人对其存在与否、应当适用与否持相反意见,争执不下;
②属于事实问题或者法律适用问题;
③
-
民事案件处理实务2023.5许晓峰77课件.pptx
民事案件处理实务
2023.5
主讲人:许晓峰
CompanyL学习单元五案件争议焦点归纳与分析三个任务任务一:明确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任务二:概括案件争议焦点任务三:分析案件争议焦点
CompanyL通过实训,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案件事实,阐明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合理概括和分析案件的争议焦点。学习目标
一基本理论
CompanyL分析案件争议焦点是在概括案件争议焦点的基础上,对案件争议焦点进行解释、说明和阐述,把案件争议焦点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当事人对案件争议焦点的不同观点,根据法律规定、生活常识及案件情况来确定有争议的案件证据能否采信、案件事实争议应如何认定以及法律适用争议如何解决。概括案件争议
-
民事案件处理实务2023.5许晓峰70课件.pptx
民事案件处理实务
2023.5
主讲人:许晓峰
CompanyL模块四确定案由
CompanyL通过实训,要求学生能够合理确定案件案由,并掌握确定案件案由的方法。学习目标
一基本理论
CompanyL案由含义民事案件案由是民事案件名称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案件所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是将诉讼争议所包含的法律关系进行的概括,是人民法院进行民事案件管理的重要手段。
CompanyL一级案由:11大部分二级案由:54类三级案由:473种四级案由:391个(共计929个)2020年12月最高法《民事案件案由规定》
十大部分案由人格权纠纷(11)1234婚姻家庭、继承纠纷(23)物权纠纷(39)合同、
-
物业民法典培训总结范文(8篇).docx
第
物业民法典培训总结范文(8篇)
物业民法典培训总结范文(8篇)
物业民法典培训总结范文篇1为推动我县物业行业对《民法典》的学习、认知、遵循和践行,20xx年5月12日下午,县住建局、县物业管理协会、永泰移动公司联合开展“《民法典》与物业管理专题培训会”。县物业管理协会会长单位及顺和物业负责人、永泰移动公司林加宁副总经理,县住建局房屋中心工作人员、各会员单位、各物业服务企业项目经理、一线操作岗位工作人员等4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此次培训特邀中国物业管理协会法工委委员、福建省建设法制学会副秘书长张德新给我县物业人带来了一堂针对性和实用性极强的《融入民法典时代物业服务新规则》专题讲座培训,同时也
-
论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制度的立法完善:问题剖析与路径探索.docx
论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制度的立法完善:问题剖析与路径探索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民事诉讼中,证人证言作为法定证据种类之一,对于查明案件事实、准确适用法律、实现司法公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证人能够凭借自身对案件事实的亲身感知,为法庭提供直接且关键的信息,成为构建案件证据链条的重要环节。证人制度的有效运行,不仅是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维护司法程序正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司法公信力、增强公众对法律信仰的重要支撑。
然而,审视我国现行民事诉讼证人制度的司法实践状况,不难发现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证人出庭率普遍偏低,书面证言大量充斥于庭审过程。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在部分地区的民事诉讼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