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7 变异、育种和进化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三种可遗传的变异
1.基因突变一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但不一定遗传给后代。 (×)
提示: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隐性突变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时一般不遗传给后代,发生在配子中时,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然突变是不定向的,人工诱变是定向的。 (×)
提示:基因突变都是不定向的。
3.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的丢失属于基因突变。 (×)
提示:基因突变不改变基因的数目,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的丢失属于染色体变异。
4.DNA分子中发生一个碱基对的缺失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
提示: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片段的改变,DNA分子中发生一个碱基对的缺失一般属于基因突变。
5.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一段外来DNA序列属于基因突变。 (√)
6.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都是高度不育的。 (×)
提示:蜂王是二倍体,其卵细胞发育成的雄蜂是单倍体,可育。
7.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单倍体加倍为正常的纯合子。 (×)
提示: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幼苗,因此用秋水仙素处理的是幼苗,而不是萌发的种子。
8.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
提示: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9.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1.抗病植株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
提示:抗病植株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增大。
2.某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兰科珍稀花卉很难获得成熟种子。为尽快推广种植,可采用幼叶、茎尖等部位的组织进行组织培养。 (√)
3.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定向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属于诱变育种。 (×)
提示: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4.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有关。 (√)
5.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 (√)
生物进化
1.为了适应冬季寒冷环境,植物会产生抗寒性变异。 (×)
提示: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只是对不同变异类型进行选择。
2.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
3.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
提示: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4.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
5.生物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
6.害虫抗药性增强,是因为杀虫剂刺激害虫产生抗药性,并在后代中不断积累。 (×)
提示:害虫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个体中本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7.捕食关系会降低物种的多样性。 (×)
提示:捕食关系会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8.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 (√)
9.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种间竞争实现的。 (×)
提示:生物之间也可以通过种间互助实现共同进化。
10.共同进化是指生物和生物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
提示:共同进化包括物种和物种之间,还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共同进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