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大纲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
课程
承担教室或实验室:机房三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数据库原理》是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数据库原理》课程的辅助教学课程。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结合实际的操作和设计,巩固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用现有的数据建模工具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规范、科学地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把理论课与实验课所学内容做一综合,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选题内容和要求
课程设计题目以选用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业务模型为宜,要求通过本实践性教学环节,能较好地巩固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关系数据库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等主要相关知识点,针对实际问题设计概念模型,并应用现有的工具完成中小型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选题范围
基础理论问题。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关系数据库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等。
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数据建模工具与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应用。
其他问题。同学自己提出,由教师确认的题目。
选题要求
能覆盖多个知识点,使用现有工具能够解决的问题。
难易适中,就有典型意义。
参考选题
1) 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
2) 酒店客房信息管理系统
3) 人事员工信息管理系统
4) 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
5) 超市信息管理系统
6) 学生缴费注册管理系统
干部档案管理系统
物资管理系统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教职工管理系统
序号 阶段内容 所需时间 1 需求分析,问题描述。包括此问题的理论和实际两方面。 4学时 2 设计系统的E-R模型、关系模式的描述与具体实现的说明。 4学时 3 具体的解决(包括系统的源代码和软件介面截图) 12学时 合计: 20学时 四、课程设计说明书
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题目,辅导学生按下列步骤完成各题目的设计并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问题分析:在对所选题目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明确该选题要做什么。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包括数据库的数据字典,数据库的概念结构(E-R图),数据库中的表、视图(如果使用)、存储过程(如果使用)的结构和定义(可以用SQL脚本提供)。
设计结果的评价与总结:对设计结果的合理性、规范程度和实际运行的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五、成绩评定标准
序号
报告内容 所占
比重 评分原则 不给分 及格 中等 良好 优秀 1 问题描述 5% 没有 不完整 基本正确 描述正确 描述准确 2 解决方案 10% 没有 不完整 基本可行 方案良好 很有说服力 3 解决方案中所设计的E-R模型、关系模式的描述与具体实现的说明 40% 没有 不完整 基本正确、清晰 正确,清晰 正确,清晰 4 具体的解决实例 40% 没有 不完整 基本完整 完整 有价值,并可以实际演示。 5 其他 5% 包括是否按时完成,报告格式,字迹、语言等等 总分:成绩等级:优(90分—100分)、良(80分—89分)、中(70分—79分)、及格(60分—69分)、60分以下为不及格。
六、参考资料
1.《数据库系统概论》萨师煊 王珊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版
2. 《完全掌握SQL Server 2000》罗运模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3. 《PowerDesigner软件工程技术》白尚旺等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4. PowerBuilder 从基础到应用 崔杜武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4
ASP.NET+ADO.NET 项目开发实例 樊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3
viaual C# 高级编程范例 谭桂华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5
ASP.NET WEB 站点 李明刚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5
审阅:(系或教研室主任签字) 日期:
审定:(主管教学院长签字) 日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