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患者自发性气胸的护理查房.pptx
气胸的护理查房;主要内容;疾病介绍;;;;;;;;;;;;病历简介;;现病史:患者自述2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科少量黄色粘痰,无咯血及痰血。感右侧胸痛,以牵拉样痛为主,无放射,感活动后胸闷,无心慌心悸,起初未重视。12月7日至当地医院住院。行胸部CT检查发现右侧液气胸,行胸腔穿刺术抽出淡红色胸水600ml,患者胸闷、胸痛减轻。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病程中精神食欲较差,大小便正常,体重稍有下降。
既往史、个人史等无特殊。;入院查体:
T36.4℃P100次/分R21次/分BP132/88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精神差,表情自然,步入病房,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头颈查体正常。呼吸运动两侧对称,语颤右侧减弱,未触及胸膜摩擦感。右下肺叩诊呈浊音,左肺叩诊清音,右下肺呼吸音减弱,左肺呼吸音清,右肺闻及少量湿罗音。语音传导两侧对称。心率100次/分,律齐,心腹部(-)。其余查体未见异常。;;初步诊断:
右胸腔积液性质待查:结核性?
右侧自发性气胸;护理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目标:患者呼吸功能得到恢复或改善
措施:
吸氧:2-4L/min吸入(改善缺氧,促进气体的吸收)
体位:病情稳定者取半卧位,以使膈肌下降,有利呼吸
加强观察:观察生命体征,有无气促.呼吸困难.发绀和缺氧
积气过多行胸膜腔穿刺抽气或闭式引流
鼓励患者经常翻身深呼吸咳嗽,加速胸腔内气体排出,促进肺复张
评价:患者呼吸功能得到改善;目标:病人的舒适程度得以改善
措施:
指导病人取合适体位,如端坐位、半卧位或健侧卧位,以利于呼吸,减少因牵拉而引起的疼痛。
严密观察病情
疼痛严重者,遵医嘱使用止痛剂(例:曲马多)
指导病人减轻疼痛的方法:如听音乐,分散注意力、避免体位的突然改变等
心理护理:解除病人的担忧,安慰患者,了解患者所需,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紧张情绪。
评价:病人的舒适程度改善;目标:病人的心理压力减轻,无紧张焦虑等情绪
措施:
向患者讲解疾病和手术的相关知识,减轻其焦虑情绪
以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娴熟的技术赢得病人的信任
多与病人沟通,关心病人,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
指导病人运用合适的放松方法:深呼吸.听音乐等
评价:病人焦虑情绪得到改善;目标:病人住院期间能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呼吸平稳
措施:
绝对卧床休息,采取有利于呼吸的体位,避免一切增加胸腔内压力的活动
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拍背咳痰,必要时吸氧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面色、呼吸音等
肺功能锻炼,促进肺复张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评价:病人住院期间呼吸功能正常,无气促、发绀、呼吸困难等;目标:病人疼痛得到缓解,自述疼痛减轻
措施:
适宜的环境
分散注意力:看电视、听音乐、深呼吸
咳嗽或活动时用枕头或用手压住引流处伤口,体位改变时固定好引流管,避免刺激引起疼痛
避免受凉,以防感冒引起咳嗽导致疼痛加剧
肺完全复张时疼痛会加重,应做好解释工作,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止痛剂
评价:病人自诉疼痛减轻;目标:病人住院期间无感染发生
措施:
密切监测体温,及时查看血常规等
严格无菌操作
保持胸腔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
鼓励病人咳嗽咳痰,加强营养
遵医嘱合理应用消炎药
评价:病人住院期间体温正常,无感染发生;目标:病人掌握气胸治疗及预防的相关知识
措施:
根据病人掌握知识的程度,有针对性的介绍和手术相关的知识
讲解胸引管引流的目的,及简单的护理注意事项
讲解定时深呼吸、咳嗽咳痰、吹气球的重要性
介绍气胸的诱发因素,避免诱因
评价:病人掌握气胸引流术后护理注意事项,积极配合治疗;;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及引流管是否脱落,必要时用丝线捆扎,防止滑落
水封瓶始终保持直立
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
搬动患者或更换引流瓶时,需双重关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引流装置应严格无菌.
保持胸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渗湿,及时更换.
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以防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膜腔。
按规定时间更换引流瓶,更换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时,应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引流导管,并更换引流装置
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有效地保持引流
管通畅的方法有:
a患者取半坐卧位
b定时挤压胸膜腔引流管1/(30~60)分钟,防止引流管阻塞、扭曲、受压
c鼓励患者做咳嗽、深呼吸运动及变换体位,以利胸腔内液体、气体排出,促进肺扩张;注意观察引流瓶内水柱波动。因为水柱波动的幅度反映死腔的大小与胸膜腔内负压的大小。一般情况下水柱上下波动4~6cm。
若水柱波动过高,可能存在肺不张或残腔过大。
若无波动,则表示引流管不畅或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