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红楼梦》阅读中“选择题”阐释与训练+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docx
PAGE
PAGE1
《红楼梦》阅读中“选择题”阐释与训练(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考点:
1.选择题——《红楼梦》情节与诗词解读
2.《红楼梦》第5回判词——“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独特写法
3.选择题——《红楼梦》第六十二回“醉眠芍药裀”
4.选择题——《红楼梦》重要故事情节排序
5.选择题——“差序格局”与《红楼梦》情节对接
6.选择题——第一回——人物判定
7.选择题——《红楼梦》:读《西厢记》
8.选择题——《红楼梦》:事件与地点对接
9.选择题——《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制作灯谜的气氛
10.选择题——《红楼梦》中与端午节有关的情节
【考点研究】
一、高考《红楼梦》阅读中“选择题”解题技巧
1.通用技巧
(1)审清题意
做《红楼梦》阅读选择题时,首先要明确题目问的是什么,比如是关于人物性格特点的判断、情节内容的理解,还是主题思想的把握等。只有准确理解题意,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解答。
(2)利用排除法
对于一些考查知识点的选择题,如对《红楼梦》中人物形象、情节等的理解,可以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比如在判断关于贾宝玉性格特点的描述时,如果选项中有与原著中贾宝玉形象严重不符的表述,像“孤僻冷漠,不近人情”,就可以直接排除。
(3)相信第一语感
在答题过程中,很多时候第一感觉往往是正确的。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要轻易改动最初选择的答案,因为反复纠结可能会让自己陷入混乱,反而选错。
(4)关注命题特殊性
利用命题中的一些特殊规律,比如序列差。当一个选项被否定后,可能会影响到其他选项的正确性,通过题干序列和选项序列之间的相互映衬来找出正确答案,这类情况常见于选词填空类与《红楼梦》相关的选择题。
2.不同类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字音辨析题
在涉及《红楼梦》相关字词字音的选择题中,常见字注音正确的可能性相对较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审清题干后,运用排除法来筛选答案。
(2)字形辨析题
对于考查《红楼梦》相关字形的题目,要注意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生僻字出错的概率较低,平时要注重对《红楼梦》中字词的积累。
(3)词语运用题
此类题目可凭语感选择自认为的最佳答案。对词义的理解,先从自己最熟悉的词语入手进行排除。在判断词语运用是否正确时,一定要结合《红楼梦》的上下文找到相应信息,尤其要关注词语使用场合的搭配。采用排除法,逐步减少选项。
(4)熟语(含成语)辨析题
逐字解释熟语,根据成语结构特点把握其大意,但不能望文生义。
体会熟语的感情色彩,如褒义、贬义、中性等。
注意熟语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
尽可能在《红楼梦》原文中找出与熟语相关联的信息。
【考点示例】
一、选择题——《红楼梦》情节与诗词解读
【考点解读】
1.事件错位——居住贾府的不同:投奔亲戚(林黛玉),进京待选(薛宝钗)
2.对象错位——吟诗作者
问题1
关于《红楼梦》的相关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贾雨村为进京求取功名,曾寄居在姑苏城的葫芦庙里。后来中了进士,不到一年又被参而遭革职,后成了林黛玉的家庭教师。因这层关系,才得以复职候缺。
B.林黛玉初到贾府,便见到了“肌肤微丰”的迎春、“削肩瘦腰”的探春、“身量未足”的惜春。众人也得知她自小有“不足之症”,一直服“人参养荣丸”。
C.《红楼梦》的前五回分别从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第四回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广阔的社会背景。
D.薛姨妈带着儿子薛蟠、女儿宝钗到京城投奔亲戚,贾政留他们住在梨香院,薛蟠一开始就乐意住在此处,贾府优越的生活让他颇觉享受,打消了移居之念。
答案
D
解析
D.“到京城投奔亲戚”“薛蟠一开始就乐意住在此处”错误,根据原文可知,他们不是投奔亲戚,而是送宝钗进京待选;薛蟠起初不愿意住在贾府,因母亲执意在此,贾家又殷勤相留才住下的。
故选D。
二、《红楼梦》第5回判词——“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独特写法
【考点解读】
1.“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草蛇:一条蛇从草丛穿过,不会留下脚印,但蛇有体重,还是会留下一些不明显却仍存在的痕迹。灰线:拿一条缝衣服的线,留下的痕迹也是很恍惚的。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问题
《红楼梦》开篇第五回以判词预示人物命运,体现了《红楼梦》“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独特写法。下列对相关判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判词先以“荷花”暗示香菱其名,再预言其一生坎坷的命运。
B.“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判词将钗黛并立,运用典故赞美林黛玉、薛宝钗同是德行贤淑、才华出众的女子。
C.“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