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课件_第八章 第一节.ppt
第一节小学生入学适应指导
小幼衔接的重要性低年级班主任的角色转换抓好常规教育,养成良好习惯主要内容:一、小幼衔接的重要性(一)小学一年级是儿童接受学校教育的起点对于即将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幼儿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的一个根本性的转折点。他们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开始承担“学生”的责任,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转变为以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二)对校园生活的适应性影响到儿童今后的发展1.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2.对儿童自我评价的影响二、低年级班主任的角色转换小学生在进入学校以后,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孩子们很自然地把他们与父母交往中的各种思想感情、期望与爱的需求转移到自己老师的身上。教师成了学生成长的第二影响源,并把教师作为父母一样来看待。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就会更加注重教师的态度。这种关注又将成为小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动力源,推动或阻碍他们的思想与实践。(一)在多重角色中转换面对一年级的小学生,班主任的基本角色可以有下面几种: 1.班妈妈 2.知心朋友 3.班级文化设计师 4.评判者 5.家教顾问 (二)严与爱的结合(资料:p142) 1.真心去爱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有很多种,不仅需要有自然的喜爱,还要有为学生成长负责的慈爱。爱学生,首先须有一颗宽容之心。 2.适度地严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班主任掌握好“严”、“爱”的尺度更为重要。班主任既要做到爱得得体,也要做到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 (三)良好的沟通有助于角色的转换 1.主动接近学生小学生通常对班主任怀有一种敬畏,有些甚至存有戒备。班主任可在课间休息时间主动与学生接近,参与他们的游戏,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情境。 2.有效访谈学生班主任同学生谈话,是取得可靠思想信息的关键环节。当面谈话,能够听话听音、察言观色,随时把握学生的情绪变化。三、抓好常规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很多的学习习惯都是在小学低年级形成的,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难有很大改进。因此,低年级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常规教育上,养成学生良好的学校生活习惯。(一)明确规章制度 对学生明确规章制度,是养成教育的第一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做到“三勤”:脚勤,眼勤,嘴勤。(二)建立合适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有的是学校依据学生守则、上级教育部门的规定贯彻的,有的是根据班里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的。需要强调的是,评价体系的建立过程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育过程。(案例:p144)(三)从细节入手 习惯的形成要有一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班主任对小学生的要求应从“小”入手,由低到高,在点滴中逐步积累,逐渐地定型。班主任要做到“五细”:块循环细心细作仔细细节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