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鲳鱼养殖质量安全控制规范编制说明.doc
PAGE
PAGE14
附件2:
《金鲳鱼养殖质量安全控制规范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二〇二五年四月
《金鲳鱼养殖质量安全控制规范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本项目来源于《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5年度珠海市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本标准为通知的第32项任务。根据该通知,并依据《珠海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金鲳鱼养殖质量安全控制规范》。
本标准由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组织相关单位起草。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目的
(一)制定标准的必要性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陆续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在开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首款“抓好粮食合重要农产品生产”中提出了支持深远海养殖、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从国家到广东省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举措,为珠海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实践路径,也为珠海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珠海作为珠三角中海洋面积最大的城市,海洋资源丰富,发展深远海养殖条件得天独厚。区域内有经济价值的鱼类达200多种,重点养殖金鲳、石斑、鮸鱼、军曹等经济鱼类。金鲳鱼为区域内重要的养殖鱼种,已成为珠海市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助推器。
随着珠海市金鲳鱼养殖规模的扩大,金鲳鱼养殖过程中的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开始涌现出来,养殖过程中水体环境污染、苗种质量参差不齐、投入品管理不规范、病害防治不规范、药物残留超标、企业质量安全监管不足等,纷纷影响着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严重制约了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金鲳鱼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质量安全的保障。如果质量安全问题频发,会导致消费者对整个行业失去信心,从而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加强质量安全控制,可以规范养殖行为,推动行业向绿色、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因此,本标准的制定非常必要且迫在眉睫。
(二)制定标准的目的
目前我国金鲳鱼养殖质量安全控制方面的标准在国家或行业标准层面尚属空白,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往往凭借经验进行操作,导致养殖行为差异较大,不利于养殖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
因此,在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珠海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金鲳鱼养殖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地方标准,有助于规范金鲳鱼养殖各环节的质量安全和风险控制,提高金鲳鱼养殖的质量水平,保护渔业生态环境,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三、名称和范围
本标准获批名称为《金鲳鱼养殖质量安全控制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金鲳鱼养殖相关过程中各环节的控制要素及控制措施。本标准适用于金鲳鱼网箱养殖的质量安全控制,其他鱼或养殖方式可参照执行。
四、编制原则和依据
(一)规范性原则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同时参考GB/T20000.1《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GB/T20000.5《标准编写规则第5部分:规范标准》等相关标准,力求使标准符合客观规律,遵循科学性原则。
本标准首先对相关术语和定义进行明确,从产前、产中、产后及通用环节,明确了金鲳鱼养殖过程中影响质量安全的11个控制要素,18个控制措施。标准结构的确定及内容的编写,均与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20000.5《标准编写规则第5部分:规范标准》等国家标准提出的相关原则相协调。
(二)先进性原则
在调研珠海市目前金鲳鱼养殖现状的基础上,参考有关现有国家、行业标准,综合考虑养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标准从产前、产中、产后及通用环节,明确了金鲳鱼养殖过程中影响质量安全的11个控制要求,18个控制点,细化养殖环境、鱼苗采购、养殖管理、投入品管理、病害防控、捕捞、质量安全检测、包装、人员管理、视频监控、记录管理等各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管控内容及管控措施。
(三)适用性原则
本标准在起草过程中,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开展多次调研,针对目前珠海市金鲳鱼养殖实际,会同相关养殖企业对标准内容进行确定和多次修改完善。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标准起草小组将养殖过程中质量安全控制方面的常见问题进行汇总和提炼,对各环节的控制要素提出明确的控制措施,力求标准内容更符合实际,更具有适用性和可行性。
五、标准主要研制过程
本标准在立项前期,工作组先后赴湛江市、珠海市万山区桂山岛、东澳岛、担杆岛等重点企业、养殖基地进行了深入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