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苦丁茶中熊果酸的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工艺研究.docx

发布:2025-06-13约4.4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摘?要:以苦丁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苦丁茶中熊果酸的粗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对4种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进行静态实验考察,筛选出最佳树脂,并以该树脂对苦丁茶中的熊果酸进行动态吸附及洗脱性能的研究,优化大孔树脂分离熊果酸的工艺参数。实验筛选出了以HZ-816型树脂为上样树脂,该树脂纯化熊果酸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吸附流速4BV/h,上样浓度1.40mg/mL,上样体积225mL,树脂吸附量可达18.697mg/g;以90%乙醇为洗脱剂,洗脱流速4BV/h,洗脱剂用量10BV,解吸率可达58.57%,再减压浓缩解吸液得干膏,纯度为48.26%。

关键词:苦丁茶;熊果酸;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吸附;解吸

0?引言

苦丁茶,别称茶丁、富丁茶。苦丁茶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维生素、氨基酸、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微量元素以及多酚类物质等。其味苦、性凉,具有生津止渴、清热消暑、抑癌防癌、活化血脉等多种生物学效应。

熊果酸(UA),又名乌苏酸,属于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如在女贞、熊果、枇杷和毛泡桐等天然植物中均有一定含量存在。熊果酸纯品为白色或类白色针状晶体或结晶粉末。熊果酸本身具有多种很强的开发价值,比如具备抑制肿瘤、抗炎镇静、保护肝脏损伤、抗糖尿病、抑制细菌活性、抗病毒传播等药理作用。

目前,广泛应用于熊果酸分离纯化的方法有:硅胶柱色谱吸附及分步洗脱法和有机溶剂萃取法。然而,上述方法均存在工艺流程复杂、收率低,且使用的有机溶剂有毒有害等问题。大孔树脂分离技术,具有工作效率高、吸附容量大、可再生等诸多优点,且采用乙醇作为溶剂进行梯度洗脱,所得产物绿色环保,安全性高,已逐步在中药制药工艺中得到应用。

?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与试剂

实验材料与试剂如表1所示。

1.2?实验仪器与设备

实验仪器与设备如表2所示。

1.3?分析方法

本实验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记载的熊果酸含量测定方法,以熊果酸标准品为对照品,应用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显色法,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为分析手段,测定熊果酸含量。

1.3.1?检测波长的确定

精密称取熊果酸标准品,配成质量浓度为0.1mg/mL的熊果酸标准品溶液。分别吸取一定量的熊果酸标准品溶液和苦丁茶提取液,置于20mL具塞刻度试管中,于105?℃下挥发溶剂后,准确加入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200μL,振荡摇匀;再加入高氯酸试液800μL,摇匀,置于60?℃水浴中加热15min,用冰醋酸定容至5mL,并置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进行波长扫描,得到熊果酸的检测波长为548nm。

1.3.2?标准曲线的建立

精密吸取各对照品溶液0μL、100μL、200μL、300μL、400μL、500μL、600μL,分别置于20mL具塞刻度试管中,按1.3.1项操作,在548nm波长处测定熊果酸溶液吸光度,得标准曲线方程:A=0.0423C+0.0036,线性浓度范围0~12μg/mL,R2=0.9993。表明在该浓度范围内,熊果酸浓度C与吸光度值A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1.4?分离方法

1.4.1?树脂预处理

(1)用去离子水冲洗树脂,以去除其表面的盐和无效物质;

(2)使用95%乙醇浸泡树脂24h;

(3)过滤除去浸泡用的乙醇溶液后再进行醇洗,直到树脂与去离子水以1:3混合不显浑浊为止;

(4)用蒸馏水洗至树脂无乙醇气味;

(5)用5%的HCl过柱,浸泡树脂3h左右,水洗至中性;

(6)用2%的NaOH过柱,浸泡树脂3h左右,水洗至中性后备用。

1.4.2?树脂性能参数

本实验使用4种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对苦丁茶中的熊果酸进行纯化性能研究,其主要性能指标如表3所示。

1.4.3?静态筛选实验

分别精确称取经过预处理后的HZ-806、HZ-816、HZ-818、HZ-826这4种大孔树脂1.0g,转移至100mL的三角烧瓶中,向三角烧瓶中加入50mL浓度为1.002mg/mL的苦丁茶熊果酸提取液进行吸附,每隔10min振摇30s,持续2h,静置24h,使其达到吸附平衡,计算吸附量及其吸附率。

1.4.4?动态吸附及解吸实验

准确称取经过预处理的树脂,通过湿法上样的方式,装入树脂柱中;将一定浓度的熊果酸提取液注入柱内,控制流速,使其通过树脂;收集流出液,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熊果酸浓度。在洗脱过程中,解吸液从树脂柱的上端向下端流动,控制解吸液的流动速度,使用采样瓶收集流出液,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熊果酸浓度。计算吸附率、吸附量和解吸率。

1.4.5?纯度测定

首先,收集优化工艺条件下的苦丁茶熊果酸解吸液,测定其吸光度,根据苦丁茶熊果酸标准曲线方程,计算解吸液中苦丁茶熊果酸的含量。然后,减压浓缩解吸液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