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届江苏省宿迁市高三下学期三模物理试卷(解析版).docx

发布:2025-06-08约6.27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高三年级调研测试

物理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项选择题: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覆水难收”意指泼出去的水不能自发回到原来的状态,其蕴含的物理规律是()

A.热平衡定律 B.热力学第一定律 C.热力学第二定律 D.机械能守恒定律

【答案】C

【解析】?“覆水难收”蕴含的物理规律是熵增加原理?,即热力学第二定律。

故选C。

2.抗冲击玻璃是由两层钢化玻璃和中间一层树脂材料构成,树脂的折射率比玻璃的小。下列在抗冲击玻璃中的折射光线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树脂的折射率比玻璃的小,则光由玻璃射向树脂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从树脂的下表面射出到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射入树脂时的入射光线与射出树脂时的折射光线平行。

故选B。

3.人眼的瞳孔直径是毫米数量级的。假想有一种眼睛的瞳孔是微米数量级的圆孔,能感觉非常微弱的光线。这种眼睛正对太阳,太阳光经瞳孔形成的衍射图样是()

A.明暗相间的白色平行直条纹

B.明暗相间的彩色平行直条纹

C.中央为圆形暗斑,外围有彩色圆环

D.中央为圆形白色光斑,外围有彩色圆环

【答案】D

【解析】可见光的波长为400~760nm,即0.40~0.76微米,则瞳孔是微米数量级的圆孔眼睛正对太阳,太阳光经瞳孔可产生明显衍射,形成的衍射图样类似圆孔衍射,是中央为圆形白色光斑,外围有彩色圆环。

故选D。

4.山西陶寺遗址考古发现,早在四千年前陶寺先民通过观象台夯土墙间的12道缝隙,观测日月星辰,划分了节气。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如图所示,则地球在夏至时()

A.加速度与立夏时的相同

B.动能与立夏时的相同

C.角速度与立夏时的相同

D.与太阳连线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与立夏时的相同

【答案】D

【解析】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由图可知地球在夏至时与立夏时到太阳的距离不相等,所以加速度不相同,故A错误;

B.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地球由立夏到夏至速度逐渐减小,所以动能不相同,故B错误;

CD.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地球与太阳连线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可知地球由立夏到夏至角速度逐渐减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5.我国科学家把金属铋块熔化成液态铋,再经挤压后得到单原子层金属铋片,与铋块相比,铋片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显著增强则()

A.铋块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B.液态铋表面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C.铋片中的分子呈无规则排列 D.铋片中的分子在做布朗运动

【答案】B

【解析】A.金属熔化属于晶体熔化过程,熔化时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直到全部熔化,故A错误;

B.液体表面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这是液体表面张力形成的原因。液态铋表面分子间作用力为引力符合物理规律,故B正确;

C.金属固态通常为晶体结构,原子排列有序,题目中铋片导电性和机械强度增强,说明其结构更有序(如单层晶体结构),而非无规则排列,故C错误;

D.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在流体中的无规则运动,而固体分子仅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会发生布朗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6.门窗防盗报警装置的电路图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磁铁M靠近干簧管SA,继电器线圈K通电,开关S2自动与a接通,LED二极管发光;继电器线圈K断电时,S2自动与b接通,蜂鸣器H报警。若门窗打开,磁铁M远离干簧管SA,则()

A.二极管不发光,蜂鸣器报警 B.二极管不发光,蜂鸣器不报警

C.二极管发光,蜂鸣器报警 D.二极管发光,蜂鸣器不报警

【答案】A

【解析】若门窗打开,磁铁M远离干簧管SA,继电器线圈K断电,S2自动与a断开,二极管断电熄灭,S2自动与b接通,蜂鸣器H报警。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如图所示,自行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车轮与路面不打滑,轴心O点的速度大小为v。则轮边缘最高点P处的速度大小为()

A.0 B.v C.2v D.3v

【答案】C

【解析】P点和O点都在绕着车轮与地面的接触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