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月考试卷(三)(4月)化学试题理含解析.doc
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月考试卷(三)(4月)化学试题理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既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
B.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molNaOH反应
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2、H3PO2是精细磷化工产品。工业制备原理如下:
(I)2P4+3Ba(OH)2+6H2O=3Ba(H2PO2)2+2PH3↑
(II)Ba(H2PO2)2+H2SO4=BaSO4↓+2H3PO2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反应I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II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B.H3PO2具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可能被氧化成磷酸
C.在反应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1:1
D.在标准状况下生成2.24LPH3,同时转移0.3mol电子
3、化学常用的酸碱指示剂酚酞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酚酞的说法错误的是()
A.酚酞的分子式为C20H14O4
B.酚酞具有弱酸性,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1mol酚酞最多与2molNaOH发生反应
D.酚酞在碱性条件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呈现红色
4、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常见古诗文对应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项
古诗文
化学知识
A
《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惟玻璃可盛。”
强水为氢氟酸
B
《诗经·大雅·绵》:“堇茶如饴。”郑玄笺:“其所生菜,虽有性苦者,甘如饴也。”
糖类均有甜昧
C
《梦溪笔谈》中对宝剑的记载:“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
铁合金的硬度比纯铁的大,熔点比纯铁的高
D
《本草经集注》中记载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是真硝石也。
利用焰色反应
A.A B.B C.C D.D
5、对于1mol/L盐酸与铁片的反应,下列措施不能使产生H2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加入一小块铜片 B.改用等体积98%的硫酸
C.用等量铁粉代替铁片 D.改用等体积3mol/L盐酸
6、天然海水中主要含有Na+、K+、Mg2+、Cl-、SO42-、Br-、CO32-、HCO3-等离子。火力发电时燃煤排放的含SO2的烟气可利用海水脱硫,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天然海水pH≈8的原因是由于海水中的CO32-、HCO3-水解
B.“氧化”是利用氧气将H2SO3、HSO3-、SO32-等氧化生成SO42-
C.“反应、稀释”时加天然海水的目的是中和、稀释经氧化后海水中生成的酸
D.“排放”出来的海水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与进入吸收塔的天然海水相同
7、“结构决定性质”是学习有机化学尤为重要的理论,不仅表现在官能团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上,还表现在原子或原子团相互的影响上。以下事实并未涉及原子或原子团相互影响的是
A.乙醇是非电解质而苯酚有弱酸性
B.卤代烃难溶于水而低级醇、低级醛易溶于水
C.甲醇没有酸性,甲酸具有酸性
D.苯酚易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苯与液溴的反应需要铁粉催化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都比吸热反应易发生
B.中和反应中,每生成1molH2O均会放出57.3kJ的热量
C.NH4C1固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过程中,体系能量增加
D.无法判断2CO2(g)+3H2O(g)=C2H5OH(1)+3O2(g)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9、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①同位素:1H、2H2、3H②同素异形体:C80、金刚石、石墨
③酸性氧化物:CO2、NO、SO3④混合物:水玻璃、水银、水煤气
⑤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石膏⑥干冰、液氯、乙醇都是非电解质
A.②⑤ B.②⑤⑥ C.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0、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同周期、与Y同主族,X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Y的周期序数是其族序数的3倍,W的核外电子总数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WY 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C.Y单质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只含离子键 D.最简单离子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