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位感染培训考核试题附答案.docx
手术部位感染培训考核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30题)
1.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
B.术前一天沐浴、更衣
C.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应在手术切开前2小时内
D.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答案:C
答案分析: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应在手术切开前0.5-2小时内,而非2小时,所以C错误。
2.手术切口分为四类,以下属于清洁切口的是()
A.甲状腺手术
B.胃大部切除术
C.阑尾切除术
D.子宫切除术
答案:A
答案分析:甲状腺手术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属于清洁切口;胃大部切除术可能有污染,是清洁-污染切口;阑尾切除术、子宫切除术有一定污染风险,分别属于污染切口和清洁-污染切口。
3.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术中管理措施不包括()
A.保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
B.手术中医务人员可随意出入手术室
C.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
D.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
答案:B
答案分析:手术中医务人员随意出入手术室会增加手术室的污染机会,不利于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所以B错误。
4.手术部位感染中,表浅切口感染是指发生在术后()
A.10天内
B.30天内
C.60天内
D.90天内
答案:B
答案分析:表浅切口感染是指术后30天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皮下组织的感染。
5.关于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术中应追加一剂抗菌药物
B.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可不给予抗菌药物
C.所有清洁手术都需要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D.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
答案:B
答案分析: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可不给予抗菌药物;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应追加一剂抗菌药物;并非所有清洁手术都需要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是错误的,应为手术结束后2-3小时。
6.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最主要来源于()
A.手术室空气
B.手术器械
C.患者自身皮肤、黏膜
D.医护人员的手
答案:C
答案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最主要来源于患者自身皮肤、黏膜的正常菌群,在手术过程中易污染手术切口。
7.清洁-污染切口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
A.24小时
B.48小时
C.72小时
D.96小时
答案:A
答案分析:清洁-污染切口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必要时可延长至48小时。
8.以下哪种手术不需要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A.人工关节置换术
B.疝修补术
C.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D.剖宫产术
答案:B
答案分析:疝修补术属于清洁手术,一般不需要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人工关节置换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剖宫产术都有一定感染风险,需要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9.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主要依据不包括()
A.临床表现
B.实验室检查
C.影像学检查
D.患者的主观感觉
答案:D
答案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分泌物培养等)、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患者主观感觉不能作为主要诊断依据。
10.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术前备皮的最佳时间是()
A.术前一天
B.术前2小时内
C.术前12小时内
D.手术当天早晨
答案:B
答案分析:术前2小时内备皮可减少皮肤细菌数量,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
11.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手术部位感染()
A.切口脂肪液化,经处理愈合
B.切口深部组织有脓肿形成
C.器官/腔隙感染
D.表浅切口有脓性分泌物
答案:A
答案分析:切口脂肪液化不属于手术部位感染,它是手术切口愈合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经处理可愈合;B、C、D都符合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标准。
12.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不包括()
A.患者年龄
B.手术持续时间
C.手术切口类型
D.手术室的温度
答案:D
答案分析:患者年龄、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切口类型都是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手术室温度只要在合适范围内,一般不是主要的感染危险因素。
13.对于清洁手术,若手术时间超过()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ml),可术中给予第2剂抗菌药物。
A.2
B.3
C.4
D.5
答案:B
答案分析:对于清洁手术,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ml),可术中给予第2剂抗菌药物。
14.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中,最常见的革兰阳性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大肠埃希菌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