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常见引流护理.pptx
外科常见引流护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引流管分类与特性
03
护理操作核心原则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05
标准化操作流程
06
质量管理与改进
01
引流护理概述
01
引流护理概述
PART
引流护理定义
通过引流管或引流装置,将伤口内的血液、脓液、渗液等排出体外,以减轻伤口压力,促进伤口愈合的过程。
核心目的
清除伤口内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减少细菌滋生,预防和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
定义与核心目的
适用于急性伤口、慢性伤口、手术切口等,特别是存在大量渗液、脓液或坏死组织的伤口。
伤口类型
伤口周围皮肤应无破损、感染、湿疹等情况,以便引流管或引流装置的固定和保持清洁。
伤口情况
患者需能够耐受引流装置的放置和引流过程中的不适感,同时需具备自理能力和配合度。
患者状况
适应症判断标准
01
02
03
保持引流通畅
引流管或引流装置应放置在伤口的低位,以保持引流的通畅性,避免堵塞和逆流。
引流装置应妥善固定,避免移动或脱落,导致伤口感染或愈合不良。
妥善固定引流装置
在引流过程中,必须保持引流装置的清洁和无菌,避免交叉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引流物的量和性质是评估伤口愈合情况的重要指标,应定期记录并报告医生。
观察引流物的量和性质
基本原则与注意事项
02
引流管分类与特性
PART
常见类型(胸腔/腹腔/切口引流)
用于腹部手术后排除腹腔内的血液、渗液和胆汁等,预防腹腔感染。
腹腔引流管
主要用于胸腔手术后排除气体和液体,以及治疗气胸、血胸等。
胸腔引流管
用于浅表伤口或手术切口的渗液、积血和脓液等的引流,促进伤口愈合。
切口引流管
材质
橡胶引流管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柔韧性,易于插入和固定;硅胶引流管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适用于长期引流。
结构特性
引流管的侧孔设计有利于液体的引流,同时防止堵塞;管身的刻度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引流液体的量和深度。
材质与结构特性分析
根据引流液体的性质(如血液、脓液、胆汁等)选择合适的材质和口径。
引流液体性质
考虑患者的年龄、体质、皮肤状况等因素,选择对患者影响小、舒适度高的引流管。
患者情况
根据手术部位和引流需求选择合适的引流管类型。
引流部位
引流管选择依据
03
护理操作核心原则
PART
无菌操作规范执行
术前准备
确保手术部位皮肤干净,无感染症状,进行常规消毒。
医护人员需穿戴无菌手套、口罩和帽子,使用无菌器械进行操作。
手术过程中
更换敷料时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术后处理
引流液观察与记录要点
注意引流液的颜色、透明度和气味等,及时发现异常。
观察引流液的性状
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判断手术部位的渗液情况。
引流量的监测
分析引流液的变化,为医生提供治疗依据。
引流液的变化趋势
01
02
03
引流管固定与维护技巧
使用适当的固定方法,确保引流管不会滑脱或移位。
引流管的固定
01
定期检查引流管是否堵塞,保持其通畅状态。
引流管的通畅性
02
定期更换引流袋,并对引流管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引流管的清洁与消毒
03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PART
按照医疗规范,定期更换引流袋,以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定期更换引流袋
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定期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细菌侵入。
伤口清洁与消毒
01
02
03
04
在引流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避免交叉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
根据引流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
合理使用抗生素
感染风险控制措施
2014
引流管堵塞处理方法
04
01
02
03
查找堵塞原因
检查引流管是否扭曲、压迫或堵塞,及时纠正。
生理盐水冲洗
使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尝试疏通引流管。
轻轻旋转引流管
在医生指导下,轻轻旋转引流管,帮助疏通堵塞物。
更换新引流管
如堵塞无法解除,应更换新的引流管,确保引流畅通。
一旦发现引流管脱落,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防止液体外泄。
立即采取措施
引流管意外脱落应对
及时通知医生,说明脱落情况和处理措施,以便医生及时处理。
通知医生
对脱落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并密切观察伤口情况,防止感染。
伤口处理
根据医生指导,重新放置引流管,确保引流的顺利进行。
重新放置引流管
05
标准化操作流程
PART
术前评估与准备步骤
评估患者病情、手术部位、引流管类型及尺寸,确保患者具备引流条件。
患者评估
对手术部位进行皮肤消毒,确保无菌操作,避免术后感染。
皮肤准备
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完好,包括引流管、引流袋、固定装置等,确保设备处于备用状态。
物品准备
向患者解释引流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疑虑和紧张情绪。
患者教育
A
B
C
D
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置管后日常护理流程
伤口护理
保持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