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筹资管理.pdf
第三章筹资管理
考试大纲
1.掌握筹资的概念、分类
2.掌握股权筹资、债权筹资和衍生金融工具筹资
3.掌握资金需要量预测的因素分析法、销售百分比法和资金习性预测
4.掌握资本成本的计算和资本结构决策方法
重点内容导读
第一节筹资管理概述
一、筹资管理的意义
企业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其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资本结构和其它需要,运用一定的筹资方式,筹措
和获取所需资金的一种行为。筹资活动是资金运转的起点。
具体而言,筹资管理具有以下意义:
1.满足经营运转的需要
2.满足投资发展的资金需要
3.合理安排筹资渠道和选择筹资方式
企业筹资渠道最基本的就是两条:间接筹资和直接筹资。具体说来,企业的筹资渠道主要有:国家财政投
资和财政补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市场、其它法人单位与自然人、企业自身积累。
企业筹资的总体方式可分为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内部筹资主要依靠企业的利润留存积累,外部筹资一般
说来主要有两种方式,并形成两种性质的资金来源:股权资金和债务资金。
4.力求降低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是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包括资金筹集费用和使用费用。企业筹资的资本成本,需
要通过资金使用所取得的收益与报酬来补偿,资本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企业资金使用的最低报酬率要求。
5.合理控制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企业无法如期足额地偿付到期债务的本金和利息、支付股东股利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偿债风险。
二、筹资方式与分类
(一)筹资方式
一般说来,企业筹资方式最基本的就是两种:股权筹资和债权筹资。股权筹资形成企业的股权资金,通过
吸收直接投资、公开发行股票等方式取得;债权筹资形成企业的债务资金,通过向银行借款、发行公司债
券、利用商业信用等方式取得。
具体的筹资方式主要有: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向金融机构借款、融资租赁、利用商业信
用和利用留存收益。
1
(二)企业筹资的分类
三、筹资管理的原则
1、筹资合法: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合法筹措资金
2、规模适当:分析生产经营情况,预测资金需要量
3、筹措及时:合理安排时间,适时取得资金
4、来源经济:了解各种筹资渠道,选择资金来源
5、结构合理:研究各种筹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
四、企业资本金制度
(一)资本金的概念
资本金是指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是投资者用以进行企业生产经营、承担民事责任而
投入的资金。
(二)资本金的筹资
1、资本金的最低限额
股份有限公司最低限额500万元,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注
册最低限额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0万元。
2、资本金的出资方式
投资者可以采取货币资产和非货币资产两种形式出资。货币资金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30%,非货币
出资需满足三个条件即:“可以用货币估价”、“可以依法转让”、“法律不禁止的”。
3、资本金的缴纳期限
通常有三种办法:实收资本制、授权资本制、折衷资本制。
我国采用折衷资本制: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
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其余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需一次足额缴纳。
4、资本金的评估
吸收实物、无形资产等非货币资产筹集资本金的,应按照评估确认的金额或按合同、协议约定的金额计价。
2
(三)资本金的管理原则
企业资本金的管理,应遵循资本保全这一基本原则。
1、资本确定原则
资本确定是指企业设立时资本数额的确定。企业设立时,必须明确规定企业的资本总额以及各投资者认缴
的数额。
2、资本充实原则
3、资本维持原则
资本维持是指企业在持续经营期间有义务保持资本金的完整性。股份公司可以回购股票的四种情况:减少
公司注册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