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 康复医学基础理论.pptx

发布:2025-06-09约3.5千字共2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掌握骨骼的生物力学、骨与关节运动;运动学定义;运动的面和轴;关节运动的基本术语;;关节运动的自由度 ;肌肉的运动生理;肌肉的分类;肌肉的收缩形式;;;肌腱和韧带的运动生理;;骨的生物力学;;;人体力学杠杆;关节;关节生物力学;*关节软骨的力学特性;粘弹性特点;运动对关节力学性能的影响;常见腰伤的力学机制;3.时间和形变关系;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一、运动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一)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1.循环调节;2.心率反应;3.血压反应;4.维持和增强心血管的功能;;(二)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三)运动对肌肉和关节的影响;在相对低强度下的反复收缩,可增加线粒体

的量和质,能量释放酶(三羧酸循环酶和长链脂

肪酸氧化酶)和电子传送能力提高,肌纤维稍有

增粗,以红肌纤维改变为主,肌肉的耐力增加

力量运动时,每一肌纤维横断面积范围内增

加力的负荷即募集增多和频率增加,肌纤维横

截面积增大,以白肌纤维为主,蛋白合成能力

增强,分解降低,线粒体数量相对减少,无氧

代谢能力增强,肌肉单位时间内的爆发力增大;关节骨的代谢主要依赖于日常活动时的加压

和牵伸,站立位的重力使关节骨受压,肌腱的

作用在于牵伸,以上两力直接影响关节骨的形

态和密度

关节附近的骨折、关节置换术后,应及时正

确地应用运动疗法,以刺激软骨细胞,增加胶

原和氨基己糖的合成,防止滑膜粘连和血管翳

形成,从而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恢复关节功能

运动提供的应力使胶原纤维按功能需要有规

律的排列,促进了关节骨折的愈合;(四)运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脑的可塑性是指大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有

修改自身以适应改变了的环境的能力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通过功能性磁共振

可以观察到大脑可塑性的连续变化,说明

运动对大脑的功能重组和代偿起着重要的

作用;(五)运动对骨代谢的影响;1.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2.应力与骨重建;骨组织对机械性的骨重建表现出两种应

力范围,机械性的骨重建需要很高强度的

水平应力刺激,当应力高于某一值时,才

可引起皮质骨钙的沉积,使骨量增加

相反,水平应力过??或过高,则抑制骨

重建

一般认为,机械应力对骨组织是有效的

刺激;3.运动对雌激素的影响;(六)运动对脂代谢的影响;二、长期制动的不良生理效应;

制动概念(immobilization)

是指人体局部或全身保持固定或限制活动,

是临床医学常用的保护性治疗措施。

制动的形式有

固定

卧床

瘫痪

长期制动

利--卧床是保证度过伤病危重期的必要措施

弊--长期卧床或制动可增加新的功能障碍,加重残疾;制动的积极作用

1.有助于减轻局部损伤的疼痛和肿胀,保证损伤组织的自然修复过程。

2.减少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发生进一步损伤的危险。

2.降低组织和器官的能量消耗,以保护受损的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制动的负面作用

1.废用综合征。

2.增加并发症的出现。

3.增加新的功能障碍。

正确认识制动对机体的影响,处理好制动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是康复医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运动系统;1、肌肉;肌肉萎缩

健康人石膏固定肘关节4周后,前臂周径减少5%。

长时间的绝对卧床,2个月后肌容积将减少一半,6星期后电镜见肌纤维变性,脂肪和纤维组织增加,残存肌纤维的横截面积减少42%,主要是Ⅰ型肌纤维萎缩

;肌力下降

健康人在绝对卧床1星期后,肌力将减少20%。如某人的握力为50kg,制动1星期后降至40kg,2星期后为32kg。

也有人研究肌力下降没有如此迅速,大约每星期仅减少10%-15%,每日减少1%-3%,3-5星期后方降至50%;2、骨关节;长期制动可产生严重的关节退变

关节周围韧带的刚度降低,强度下降,

能量吸收减少,弹性组织减少,肌腱附着

点处变得脆弱,韧带易于断裂

关节囊壁的血管、滑膜增生,纤维结缔

组织和软骨面之间发生粘连,出现疼痛

继而关节囊收缩,关节挛缩,活动范围

减小;心血管系统;血栓形成

长期卧床患者心脏对于体液的重新分布

的反应在早期和后期有所不同

早期中心血容量增加导致基础心率增加

长期卧床患者血小板聚集、动脉血流速

度降低、下肢血流阻力增加、血液的粘滞

度增高,增加了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体位性低血压

长期卧床的患者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头晕,收缩压下

降,心率加快,脉压下降,重者产生晕厥

其发生机制:

①由于重力的作用血容量从中心转到外

周,即血液由肺和右心转向下肢

②交感肾上腺系统反应不良,不能维持

正常血压;(二)呼吸系统;卧床使气管纤毛的功能下降,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