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管理程序实施规范.pptx
变更管理程序实施规范
演讲人:
日期:
未找到bdjson
目录
CATALOGUE
01
变更管理概述
02
标准化管理流程
03
工具与方法应用
04
风险控制策略
05
实施保障机制
06
持续改进体系
01
变更管理概述
紧急变更
指因业务紧急需求或突发事件,需立即进行的变更。
01
计划变更
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的变更,如系统升级、版本迭代等。
02
一般变更
除紧急和计划变更外的其他变更,如日常配置调整等。
03
重大变更
对系统架构、业务逻辑或性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变更。
04
变更类型定义与分类
管理目标与核心价值
通过规范流程、减少误操作,提高变更的成功率。
提高变更成功率
通过前期评估和测试,降低变更带来的潜在风险。
降低变更风险
确保变更过程中业务不受影响,或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保障业务连续性
通过规范化管理,提高变更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提高变更管理水平
适用场景与范围界定
适用于企业信息系统的变更管理,包括软件、硬件、网络等。
信息系统
业务流程
项目实施
数据管理
对业务流程进行调整、优化或新增的变更管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计划、资源等进行变更管理。
对数据架构、数据模型、数据库等进行变更管理。
02
标准化管理流程
变更申请与预审机制
变更申请
项目相关方需提出书面申请,明确变更内容、原因、范围和影响。
01
预审机制
由专业团队对变更申请进行初步审核,确定是否符合变更管理规范,并给出变更建议和意见。
02
变更分类
根据变更的影响范围和重要性,将变更分为不同等级,以便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03
影响评估与风险分析
影响评估
风险评估报告
风险分析
评估变更对项目进度、成本、资源、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识别和分析变更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包括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市场风险等,并提出风险应对策略。
将影响评估和风险分析的结果整理成报告,供决策层参考。
审批决策与执行追踪
审批决策
根据风险评估报告和变更等级,由相应的决策机构进行审批决策,确保变更符合项目目标和战略要求。
审批意见
执行追踪
审批决策应明确变更是否批准、批准范围和条件等,并形成书面意见。
对变更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监控,确保变更得到有效实施,同时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1
2
3
03
工具与方法应用
制定全面、系统的变更管理计划,包括变更的目标、范围、资源、进度、风险等方面。
变更管理框架模型
变更管理计划
明确变更的识别、评估、审批、实施、监控和关闭等环节,确保变更在受控范围内进行。
变更管理流程
定义变更管理的角色和职责,包括变更申请人、审批人、执行人、监控人等,确保各角色各司其职、协同合作。
变更管理角色与职责
电子化审批系统操作
变更申请与审批
通过电子化审批系统提交变更申请,审批人员在线审批,提高审批效率,减少沟通成本。
01
变更实施与监控
在电子化审批系统中记录变更实施情况,实时监控变更进度,确保变更按照计划进行。
02
变更数据分析与报告
利用电子化审批系统收集、整理变更数据,生成变更报告,为决策提供依据。
03
变更文档模板规范
变更文档模板设计
变更文档审核与归档
变更文档版本控制
制定统一的变更文档模板,包括变更说明、变更影响分析、变更实施方案、回退方案等部分,确保文档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对变更文档进行版本控制,确保每次变更都有记录,便于追溯和审计。
变更文档需经过相关人员审核,审核通过后进行归档,以便后续查阅和参考。
04
风险控制策略
潜在风险识别方法
通过专家、团队成员之间的自由讨论,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
头脑风暴法
德尔菲法
检查表法
流程图法
通过问卷调查和反馈,收集专家对风险的看法,识别潜在风险。
通过对比类似项目或过程,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
通过流程分析,识别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可能性评估
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对风险进行分级。
影响程度评估
根据风险发生后对项目或业务的影响程度,对风险进行分级。
风险矩阵图
将可能性评估和影响程度评估结合起来,确定风险等级和优先级。
风险指标评估
通过量化指标,如概率、影响程度等,对风险进行更为精准的评估。
风险矩阵评估标准
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应急计划,明确应急措施和责任人。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协作效率。
根据风险的变化和演练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更新和完善。
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在应急响应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调动资源。
应急响应预案设计
制定应急计划
演练和培训
预案更新
多方协调
05
实施保障机制
跨部门协作沟通机制
建立跨部门协作小组
由相关部门派员组成,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商讨和决策变更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01
跨部门信息共享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确保各部门及时获取变更管理的相关信息,提高决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