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世界针灸临床研究数据质量评估规范.docx
真实世界针灸临床研究数据质量评估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真实世界针灸临床研究数据质量评估的基本要求、评估内容和评估方法。适用于以针灸为主要干预措施,在真实医疗环境下开展的各类临床研究的数据质量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相关针灸行业标准和指南
3.术语和定义
-真实世界针灸临床研究:在真实医疗环境中,观察针灸治疗在自然状态下的实际应用效果、安全性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数据质量:研究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及时性和可追溯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源数据:临床研究中产生的原始记录信息,如病历、检查报告等。
-数据核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检查,以发现数据中的错误和不一致性。
4.基本要求
-人员资质
-参与数据质量评估的人员应具备医学、统计学、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
-评估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针灸临床研究的流程和数据采集方法。
-数据管理系统
-采用具备数据录入、存储、查询、备份等功能的数据管理系统。
-系统应具备数据加密、用户权限管理等安全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数据采集规范
-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和操作规程,明确数据采集的内容、方法和流程。
-数据采集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5.评估内容
5.1数据完整性
-病例信息
-检查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是否完整。
-核实病史、症状、体征等记录是否全面,是否包含重要的疾病史和过敏史。
-针灸治疗记录
-确认针灸治疗的时间、穴位选择、针刺手法、留针时间等信息是否完整记录。
-检查治疗过程中的患者反应,如针感、不良反应等记录是否详实。
-结局指标
-评估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的测量数据是否完整,如疼痛评分、功能改善情况等。
-核实安全性指标的记录,如不良事件的发生时间、症状、处理措施等是否齐全。
5.2数据准确性
-数据录入准确性
-检查数据录入与源数据的一致性,避免出现录入错误,如数字录入错误、文字拼写错误等。
-抽查部分数据,与原始病历进行比对,核实录入的准确性。
-数据测量准确性
-评估结局指标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如疼痛评分是否按照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测量。
-检查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测量数据的质量。
5.3数据一致性
-内部一致性
-检查同一病例不同时间点的记录是否一致,如病情变化与治疗措施是否相符。
-验证针灸治疗记录中穴位选择、针刺手法等与治疗方案的一致性。
-与源数据一致性
-比对数据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与源数据(如病历、检查报告)是否一致。
-对于多人采集的数据,检查不同采集人员记录的一致性。
5.4数据及时性
-数据采集及时性
-评估数据采集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治疗记录是否及时记录患者反应。
-检查结局指标的测量是否按照研究方案的要求及时进行。
-数据录入及时性
-检查数据录入是否及时,是否存在数据积压现象。
-核实录入的数据是否与采集时间接近。
5.5数据可追溯性
-数据来源追溯
-确保所有数据都能追溯到原始记录,如通过数据管理系统能查询到对应的病历。
-检查数据采集过程中的签字、日期等信息,确认数据的来源可靠。
-数据修改追溯
-对于数据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修改,应记录修改的时间、修改人、修改原因等信息。
-能够追溯数据修改的历史记录,确保数据修改的可审计性。
6.评估方法
6.1人工核查
-病历审查
-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病历,对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等进行详细审查。
-检查病历中的记录是否清晰、合理,有无矛盾或遗漏之处。
-数据比对
-将数据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与源数据进行逐一比对,发现不一致的情况及时标记并核实。
-对多人采集的数据进行相互比对,检查记录的一致性。
6.2计算机逻辑核查
-数据规则设置
-在数据管理系统中设置逻辑规则,如年龄的合理范围、针刺时间的限制等。
-系统自动对录入的数据进行检查,当数据不符合规则时发出预警。
-自动核查功能
-利用数据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