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维护制度管理制度.docx
卫生维护制度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一)目的
为了营造整洁、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加强公司卫生管理,保障员工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卫生维护制度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办公区域、生产车间、公共区域等场所的卫生维护管理。
(三)基本原则
1.全员参与原则:公司全体员工均有维护环境卫生的义务。
2.谁使用、谁负责原则:各部门及个人负责各自工作区域的卫生维护。
3.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原则:确保卫生维护工作落实到位。
二、卫生管理职责分工
(一)行政管理部门
1.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公司卫生维护制度,并监督执行。
2.组织定期的公司卫生大检查,对各部门卫生情况进行评估和通报。
3.协调解决卫生维护工作中出现的跨部门问题。
4.负责公共区域(如走廊、楼梯、电梯、会议室、卫生间等)的日常卫生清洁和维护工作的监督管理。
(二)各部门
1.负责本部门办公区域(包括办公室、会议室、资料室等)的日常卫生清洁和维护工作,确保环境整洁、物品摆放整齐。
2.教育和引导本部门员工遵守公司卫生制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配合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的卫生检查工作,对检查中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
(三)员工个人
1.保持自己工作区域的整洁,做到桌面、地面无杂物,文件资料摆放有序。
2.爱护公共卫生设施,不得随意损坏或丢弃。
3.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卫生清洁活动,自觉维护公司整体环境卫生。
三、卫生维护标准
(一)办公区域
1.桌面:保持干净整洁,无灰尘、杂物,文件、办公用品摆放整齐。
2.地面:每日清扫,无纸屑、烟头、痰迹等垃圾,定期拖地,保持地面干净、光亮。
3.门窗:玻璃干净透明,窗框、窗台无灰尘,窗帘整洁。
4.墙壁:无污渍、蜘蛛网,墙面装饰完好。
5.办公设备: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表面清洁,定期擦拭,线路整齐有序。
6.垃圾桶:垃圾及时清理,桶内无垃圾溢出,周围地面无散落垃圾,定期清洗垃圾桶。
(二)生产车间
1.生产设备:保持设备清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无油污、灰尘,运行正常。
2.操作台面:无杂物、油污,工具摆放整齐,工作结束后清理干净。
3.地面:每班清扫,保持地面干净,无积尘、积水、油污,通道畅通。
4.原材料及成品堆放区:物料堆放整齐,标识清晰,保持区域整洁。
5.通风设备:定期清理,确保通风良好,无堵塞。
6.垃圾桶:及时清理垃圾,保持周围环境清洁。
(三)公共区域
1.走廊、楼梯:地面每日清扫,扶手擦拭干净,无灰尘、污渍。
2.电梯:轿厢地面、四壁清洁,按钮、显示屏无污渍,定期消毒。
3.会议室:会议结束后及时清理桌面、地面,关闭电器设备,保持室内整洁。
4.卫生间:每日定时清扫,地面、墙面、便池、洗手台等清洁卫生,无异味,卫生纸供应充足,定期消毒。
5.茶水间:桌面、地面保持干净,饮水机定期清洗,茶具摆放整齐,垃圾及时清理。
四、卫生维护流程
(一)日常清扫
1.员工每日上班前对自己的工作区域进行简单清扫,如清理桌面杂物、擦拭灰尘等。
2.各部门安排专人在上班期间定时对本部门区域进行巡查,及时清理垃圾和杂物,保持环境整洁。
3.公共区域由行政管理部门安排保洁人员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标准进行清扫。
(二)定期清洁
1.每周:各部门组织一次全面的卫生大扫除,对办公区域的门窗、地面、家具等进行深度清洁。
2.每月:公司组织一次卫生大检查,对所有区域进行详细检查,包括卫生死角的清理。
3.每季度:对生产车间的设备进行全面清洁和维护保养,对公共区域的设施设备进行深度消毒。
(三)特殊情况清洁
1.如有会议、活动等,相关部门应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对场地进行清理,恢复原状。
2.若发生污染事件(如spills、泄漏等),责任部门应立即组织清理,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污染扩大,并及时报告行政管理部门。
五、卫生检查与考核
(一)检查方式
1.行政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卫生检查小组,对各部门卫生情况进行检查。
2.不定期进行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
(二)检查内容
按照卫生维护标准对办公区域、生产车间、公共区域等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环境卫生、设施设备清洁、物品摆放等方面。
(三)考核标准
1.卫生状况良好,符合标准要求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扬和适当奖励。
2.对于卫生不达标的部门,第一次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整改;第二次仍未达标的,对部门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并扣除部门一定的绩效分数;多次不达标的,将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进一步的处罚。
3.员工个人卫生不达标,影响部门整体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