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卫生要求.pptx
乳制品卫生要求演讲人:日期:
目录CATALOGUE02原料安全规范03加工过程卫生04人员卫生管理05质量检测体系06储存与运输要求01生产环境控制
01生产环境控制PART
厂区卫生标准厂区绿化应定期维护保持空气清新,减少污染源。03防止积水及尘土飞扬,保持环境清洁。02路面应硬化并保持良好维修厂区内应保持整洁,无杂草和杂物确保没有垃圾、废弃物和杂草,以防止污染。01
设备清洁程序定期清理设备表面的灰尘、污渍和残留物。设备表面应保持清洁使用前必须进行全面消毒,确保无菌状态。接触乳品的部件应进行消毒防止残留物对乳品造成污染。设备内部应定期清洗
车间温湿度控制01车间应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02湿度应控制在合适范围内保持干燥,防止乳品受潮和霉变。
02原料安全规范PART
原料验收标准原料种类选用健康、无病症的乳牛产出的鲜奶,以及合格的乳制品原料。原料质量感官指标鲜奶应符合国家规定的乳制品质量标准,包括蛋白质、脂肪、乳糖、灰分等指标。鲜奶应无色、无异味、无杂质、无沉淀。123
储存条件规范通风换气库房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避免异味和污染物对乳制品造成影响。03储存库房湿度应适中,以防潮气侵入影响乳制品品质。02湿度适宜温度控制储存鲜奶和乳制品的库房应保持恒定温度,通常应在4℃以下。01
运输过程监控乳制品应采用冷藏车或保温车进行运输,确保温度控制在4℃以下。冷藏运输乳制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剧烈挤压,以防破损或变形。避免挤压运输车辆和设备应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污染乳制品。保持卫生
03加工过程卫生PART
灭菌处理流程灭菌温度控制确保灭菌温度达到设定标准,以杀死乳中的有害微生物。01灭菌时间控制保持一定的灭菌时间,以确保所有微生物得到有效灭活。02灭菌方式选择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要求,选择适合的灭菌方式,如巴氏杀菌、超高温瞬时灭菌等。03
灌装环境洁净度定期清洗和消毒灌装机械,防止机械污染产品。灌装机械卫生密封性检查确保每个包装密封良好,防止空气和微生物进入。确保灌装环境达到一定的洁净度标准,避免微生物污染。灌装密封要求
异物防控措施在线监测和检测采用在线监测和检测设备,及时发现并处理产品中的异物。03在生产过程中设置过滤和净化设备,去除产品中的杂质和微生物。02过滤和净化原料验收对原料进行严格验收,确保原料中无杂质和异物。01
04人员卫生管理PART
健康检查制度健康证所有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健康监测疾病报告从业人员应每天进行健康监测,包括体温、咳嗽、流涕等症状。从业人员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时,必须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并暂时离开工作岗位。123
操作卫生规范从业人员在操作前必须洗手,并用消毒液进行手部消毒。洗手消毒从业人员在工作时必须穿戴洁净的工作服、帽子、口罩和手套。穿戴卫生设施从业人员必须遵守乳制品加工卫生标准,不得随意接触成品、半成品和原料。遵守卫生标准
培训与监督机制培训计划乳制品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卫生培训计划,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和技能培训。01监督机制乳制品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卫生监督机制,对从业人员的工作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02纠正措施对违反卫生规定的行为及时纠正,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03
05质量检测体系PART
微生物检测标准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大肠菌群致病菌检测对乳制品中的细菌总数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产品卫生质量。检测乳制品中是否存在大肠菌群,以评估产品的卫生状况。检测乳制品中的霉菌和酵母菌数量,防止因过度生长导致产品变质。针对可能存在的致病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进行检测,确保产品安全性。
理化指标监控测定乳制品中的脂肪含量,确保符合产品标准及营养要求。脂肪含量检测乳制品中的蛋白质含量,保证产品具有足够的营养价值。监控乳制品的酸度和pH值,以判断产品的新鲜度和稳定性。检测乳制品中添加剂的残留量,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蛋白质含量酸度及pH值添加剂残留
抽样规则制定严格的抽样规则,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整批产品的质量。感官检测通过视觉、嗅觉、味觉等方式对乳制品进行感官检测,判断产品是否存在异常。成分分析对抽样产品进行详细的成分分析,验证产品是否符合配方及标准要求。留样观察将抽样产品留样保存,以便在需要时进行复检或追溯。成品抽样检验
06储存与运输要求PART
库房卫生管理库房必须保持干净、干燥、通风,无虫害、鼠害及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库房环境库房在储存前需进行彻底消毒,消毒剂的选择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库房消毒乳制品应离地离墙存放,避免受潮、发霉、变质等,保持产品外包装完好。物品摆放
运输工具要求装卸卫生装卸过程中应注意卫生,避免乳制品受到污染,确保产品质量。03乳制品应使用专用运输工具,不得与有毒、有害、易污染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