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第二学期5月份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五月学情检测
高二历史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16题,共20题)、非选择题(第17题~第
20题,共4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
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黑色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非选择题须用黑色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
律无效。作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最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韩非所著《解老》《喻老》是注解与阐释《老子》一书的重要作品。据《史
记》记载,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这可说明战国时期
A.道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B.思想领域学术交融发展
C.社会转型需要理论创新D.士人活跃助推文化繁荣
2.汉代赵岐在其《蓝赋》中记载了他途径陈留(今河南开封境内)时所见“此境人皆以种蓝、
染绀为业,蓝田弥望,黍稷不植。”对这一记载理解准确的是
A.汉赋辞藻华丽缺乏史料价值B.陈留已经发展为工商业市镇
C.汉代产生了经济作物种植区D.黍稷不植源于推广麦稻复种
3.根据考古实物,中国棉花的品种是亚洲棉和草棉,均从国外传来。“亚洲棉”从南路入广
东,后至华中棉区;“草棉”从西路入新疆到甘肃,后传到华北棉区。棉种约在宋元之际完
成了向中国内地的传播。经过元至明约两百年的传播,棉花种植基本推广到全国。这一过程
A.缘于新航路的开辟B.助推商品经济发展
C.导致白银逐渐外流D.逐步瓦解自然经济
4.宋代,官员多数官与职分离,官员的本来职务,由另外被“差遣”的官员担任。同时,大
多数职位都有其他官员以“同知”“通判”的身份,与奉“差遣”的官员一起工作。宋统治
者这样做的初衷是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地方行政权力D.完善地方政府职能
5.下表为元代乡试、会试对策试题的关键词统计情况,据此可知元代
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社会
重点关注36101113
一般关注3726017
合计73361130
A.社会统治基础进一步扩大B.儒家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C.取士受到政治局势的影响D.科举的实用主义倾向突出
6.明朝中期,南京有“大街小巷,合共起来,大小酒楼有六七百座,茶社有一千余处”,“城
里几十条大街、几百条小巷,都是人烟凑集,金粉楼台”。仅铺户行业已有104种,每一个
行业有铺户数十个,甚至上百个。这说明南京
A.是南北商帮云集之地B.带动江南工商业发展
C.手工业分工更为细致D.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
7.明清时期,江南即有“女工勤者,其家必兴;女工游惰,其家必落”之谚。清代文献载有
一贞洁妇女朱氏的事例,其40年所积累的纺织收入四十万有余,并完成了抚养子女成家立业
的任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江南地区
A.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B.民众与市场联系密切
C.经济结构发生质的变化D.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
8.下表是明朝对各类民族聚居区实行的管理措施。这反映了明朝
民族聚居地区管理措施
汉族聚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