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_T966-2020_蔬菜斜纹夜蛾测报技术规程_云南省.docx
ICS65.020
B16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966—2020
蔬菜斜纹夜蛾测报技术规程
2020-07-26实施
发布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DB53/T966—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云南省植保植检站提出。
本标准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植保植检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永川、李亚红、胡慧芬、张林、桂富荣、黄冲、杨莲、张轴、王田珍、谭涵
月、姚万福、苏龙、吕建平。
I
DB53/T966—2020
蔬菜斜纹夜蛾测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蔬菜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Fabricius))测报调查中的术语和定义、系统调
查、大田普查、发生预测及信息收集、保存和报告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云南省蔬菜斜纹夜蛾的测报调查。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虫株率
指调查蔬菜上有斜纹夜蛾幼虫的株数占调查总株数的百分率。
2.2
发生盛期
斜纹夜蛾各虫态历年平均累计发生量达发生总量的16%、50%和84%时的时间分别为该虫态的始盛期、
历期
指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抽样调查的方式,掌握斜纹夜蛾为害蔬菜种类、为害时间及为害程度等内容的
调查活动。
3.1成虫
b)每天傍晚7点开灯,翌日早上8点关灯;
c)每25亩左右蔬菜地设置一盏虫情测报灯;
d)灯管下端与地表面垂直距离为1.5m;
1
DB53/T966—2020
e)
日记载诱到斜纹夜蛾的数量及天气情况等,为害调查结果记入下表1。
表1灯下诱测记载表
调查地点:
种类
调查日期:
蛾量(头)
调查人:
开灯时天气状况
备注(包括是
否正常使用
等)
生育期
降雨量
相对湿度
(%)
雌蛾
雄蛾
合计
气温(℃)风力(级)
(mm)
3.1.2性诱
按以下要求进行性诱:
a)全年监测;
b)选择主栽蔬菜种类连片种植的田块,于地块中心放置昆虫性诱电子智能测报系统1套(诱芯为
PVC毛细管);
c)
d)
诱捕器的顶端距离地面1.5m,每月更换一次诱集斜纹夜蛾的诱芯;
每天观察记录诱蛾量和当晚天气情况(气温、风力和降雨和相对湿度),为害调查结果记入下
表2。
表2性诱诱测记载表
每年3月至12月,选取3种以上不同蔬菜种类田块,面积大于667m2,每季从播种至收获,每周系
统调查1次。按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20株,记载斜纹夜蛾的卵块数量、株数、各龄幼虫数,计算
虫株率、百株虫量及天敌寄生率等,为害调查结果记入表3。
表3卵和幼虫调查记载表
一二三四五六
龄龄龄龄龄龄
2
DB53/T966—2020
3.3
幼虫
幼虫大发生期时(低龄幼虫成团群集,发生程度达3级以上)的调查,记载各点幼虫团的数量,并
在该田块采取对角线5点取样法取样,每点调查1m2,记载团块数、低龄幼虫数量,计算其每团的平均
幼虫数、亩虫口密度,为害调查结果记入表4。
表4
幼虫大发生期时调查记载表
调查地点:
调查日期:
调查人:
低龄幼虫
数量
调查面积
播期
团块数
(个)
每团平均虫
量(头)
折合每667m
2
虫量(头)
种类
生育期
备注
(m
2
)
(月/日)
(头)
4大田普查
4.1越冬虫源
3月份以前,选择本地主栽蔬菜种类且连片种植的田块667m2左右,采取对角线5点取样法取样,
每点调查1m2,记载其面积内各个点残株落叶或杂草上斜纹夜蛾的幼虫和土表中蛹的数量,折算为
667m中的数量,为害调查记入表5。
2
幼虫和蛹量(头)
点3
点2
点4
点5
种类
m
2
幼虫蛹幼虫
3月至12月,在斜纹夜蛾成虫发生盛期中的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各调查一次。选择5种以上蔬
菜种植区域,每个区域33350m2以上,调查3块田(每块田约667m2)。采取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调
查10株,访谈记载防治情况等,结果记入表6。
3
DB53/T966—2020
表6大田虫情普查结果汇总记载表
调查地点:
调查日期:
调查人:
虫情普发面积分级
调查
幼虫
数
备注(天敌
寄生等情
况)
种类
播生育调查株
百株虫
虫株
(hm2)
面积
(品种)
期
期
数(株)
率(头)率(%)
0
1
2
3
4
(hm2)
(头)
级级级级级
5发生预测
5.1
程度预测
轻发生(1级)、中等偏轻发生(2级)、中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