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典型数控系统区别及应用.pptx

发布:2025-06-05约9.6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典型数控系统区别及应用陕西航空技术学院高级教学部杨海东Tel:0916-2385351??????????????????????????

机床制造业发展需要22000年我国机床消费额为37.88亿美元。世界机床最大消费国美国为68亿美元。2001年我国机床消费已达到47.4亿美元,比位居第一的德国仅差15%。我国将有可能在2005年甚至更早的2003年成为世界机床第一消费大国。国外的著名机床制造厂看准这一势头,纷纷在华设立合资或独资机床制造厂。特别是在加入WTO后,经济的全球化,使中国机床制造业面临的国内外竞争更加激烈。这一切都将意味着市场将对掌握现代加工技术—数控专业技术人才的一轮激烈争夺。123

工业化建设人才需求3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将对制造业从业人员的需求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而首先是对机械加工制造业从业人员的要求。随着机械制造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数控设备在机械制造业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必将成为今后机械加工行业的主体,我国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随着全国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逐步进入工业强国战略的第二阶段,将会大量需要适应信息化高度集中现代制造业技术人才。

数控制造业发展现状4现代制造业概念发达国家先进制造业水平我国制造业基本情况机床相关数据数控系统发展状况我国数控发展现状010302040506

现代制造业概念5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的基础,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手段。世界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知识化的发展趋势,对传统制造业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也是广泛和深远的。普通机械已逐渐被高效率、高精度的数控机械装备所代替,并向着集成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向优化传统制造业比例发展。

发达国家先进制造业水平6logo西方发达国家数控机床率一般为20%。仅日本数控机床年产量为5万多台,机床设备数控化率为30%。美国机床数控化率则高达40%。根据联合国统计资料,1990年全世界的柔性制造系统(FMS)有1500套,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采用FMS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大致为:操作人员减少50%,成本降低60%,在制时间为原来的1/2,机床利用率达60~80%,机床台数减少50%,生产面积减少40%。

我国机械制造业状况7目前我国机床拥有量400万台,世界第一,但数控化率仅1.9%。数控机床年产量3000~4000台,年进口量7000~8000台。日本不到80万台的机床拥有量,其制造能力却是我国的近10倍。已经使用的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无论在品种上、质量上,还是在实际利用上,同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数控系统开发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机床相关数据信息8以下是一些根据美国Gardner公司公布的资料所作的2001年世界机床产值、消费额、进口额、出口额前十名及与2000年同比情况,供参考。

世界机床产值前十名9单位:百万美圆

世界机床消费额前十名10单位:百万美圆

世界机床进口额前十名11单位:百万美圆

世界机床出口额前十名12logo单位:百万美圆

数控系统发展状况13目前,国际上最大的数控系统生产厂是日本FANUC公司,1年生产5万套以上系统,占世界市场约40%左右,其次是德国的西门子公司约占15%以上,再次是德海德汉尔,西班牙发格,意大利菲地亚,法国的NUM,日本的三菱、安川。国产数控系统厂家主要有华中数控、北京航天机床数控集团、北京凯恩帝、北京凯奇、沈阳艺天、广州数控、南京新方达、成都广泰等。国产数控生产厂家年产量没有一家超过300~400套。

我国数控发展情况1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末,机械制造业的数控技术得到长足发展。数控机床的使用已从“贵族”走向“平民”,普及化程度进程明显加快。据统计,到2005年,我国的数控机床年产量将达到3万台,数控机床的普及率也将大大提高。因此,数控技术的应用仍是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任务。12

15第一篇:----典型数控系统分类介绍----FANUC公司创建于1956年,1959年首先推出了电液步进电机,在后来的若干年中逐步发展并完善了以硬件为主的开环数控系统。1976年FANUC公司研制成功数控系统5,随时后又与SIEMENS公司联合研制了具有先进水平的数控系统7,从这时起,FANUC公司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数控系统生产厂家,产品日新月异,年年翻新。1979年研制出数控系统6,它是具备一般功能和部分高级功能的中档CNC系统,6M适合于铣床和加工中心;6T适合于车床。1980年在系统6的基础上同时向抵挡和高档两个方向发展,研制了系统3和系统9。系统3是在系统6的基础上简化而形成的,体积小,成本低,容易组成机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