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动物细胞的培养.pptx

发布:2025-06-05约5.19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动物细胞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

一、培养基的基本要求

营养成分促生长因子激素渗透压pH无毒、无污染

1、营养成分氨基酸:氨基酸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所以细胞都需要12种必须氨基酸(缬、亮、异亮、苏、赖、色、苯丙、蛋、组、络、精、胱)。此外还需要谷氨酰胺,他在细胞代谢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所含的氮是核酸中嘌呤和嘧啶合成的来源,同样也是合成三、二、一磷酸酰苷所需要的基本物质。单糖:培养中的细胞可以进行有氧与无氧酵解,六碳糖是主要能源。此外六碳糖也是合成某些氨基酸、脂肪、核酸的原料。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能力最高,半乳糖最低。

维生素:主要是辅酶、辅基,必不可少。生物素、叶酸、烟酰胺、泛酸、吡哆醇、核黄素、硫胺素、维生素B12都是培养基常有的成分。无机离子与微量元素:细胞生长除需要钠、钾、钙、镁、氮、磷等基本元素,还需要微量元素,如铁、锌、铜、锰、钼、钒等。

2、促生长因子及激素各种激素、生长因子的功能维持细胞的功能保持细胞的状态(分化或未分化)有些激素对许多细胞生长有促生长作用,如胰岛素,它能促进细胞利用葡萄糖和氨基酸。有些激素对某一类细胞有明显促进作用,如氢化可的松可促进表皮细胞的生长,泌乳素有促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作用等。

3、渗透压细胞必须生活在等渗环境中,大多数培养细胞对渗透压有一定耐受性。01人血浆渗透压290mOsm/kg,可视为培养人体细胞的理想渗透压。02鼠细胞渗透压在320mOsm/kg左右。03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渗透压在260-320mOsm/kg的范围都适宜。04

大多数细胞适宜pH为培养基应具备一定的缓冲能力造成pH波动主要是代谢产生的CO2,在封闭式培养过程中CO2与水结合产生碳酸,培养基pH很快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合成培养基中使用了NaHCO3-CO2缓冲系统,通过稳定调节温箱中CO2浓度(5%),使之与培养基中的NaHCO3处于平衡状态。

5、无毒、无污染体外生长的细胞对微生物及一些有害有毒物质没有任何抵抗能力,因此培养基应达到:无微生物污染(如细菌、真菌、支原体、病毒等)对于天然培养基,污染主要来源于取材过程及生物材料本身,应当严格选材,严格操作。无化学物质污染无对细胞产生损伤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污染(如抗体、补体)对于合成培养基,污染主要来源于配制过程,配制所用的水,器皿应十分洁净,配制后应严格过滤除菌。

二、天然培养基血清的种类使用血清的优缺点血清的使用与储存血清的主要成分和作用血清的质量标准血清的外观天然培养基:

天然培养基:指来自动物体液或利用组织分离提取的一类培养基。如血浆、血清、淋巴液、鸡胚浸出液等。但是由于天然培养基制作过程复杂、批间差异大,因此逐渐为合成培养基所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培养基是血清,另外各种组织提取液、促进细胞贴壁的胶原类物质在培养某些特殊细胞液是必不可少的。030201

01小牛血清取自出生10-30天的小牛新牛血清取自出生24小时之内的新生胎牛血清取自剖腹产的胎牛,血清中所含的抗体、补体等对细胞有害的成分最少。0203血清的种类:

血清的主要成分和作用提供基本营养物质提供激素和各种生长因子提供结合蛋白对培养中的细胞起到某些保护作用主要作用02血清是由血浆去除纤维蛋白而形成的,血清中含有各种血浆蛋白、多肽、脂肪、碳水化合物、生长因子、激素、无机物等。主要成分01

血清质量高低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取材对象,二是取材过程。理化性质:渗透压、pH值、蛋白电泳图谱、蛋白含量、激素水平、内毒素等。蛋白含量包括血清总蛋白含量(不低于35-45g/L)、球蛋白含量(应小于20g/L)、血红蛋白含量等。其中球蛋白含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血清中球蛋白主要是抗体,球蛋白含量越低血清质量越高。血红蛋白也是越低越好。

微生物检测STEP1STEP2STEP3包括细菌、真菌、支原体、病毒等。特别是对支原体、病毒的检测。支原体是一种很小的微生物,可通过孔径22μm的滤膜。支原体、病毒污染在光学显微镜下难于察觉,细胞也能生长繁殖,但会影响实验结果。检测支原体的方法很多,如培养法、PCR法、荧光染色法、电镜观察法等。

血清的质量标准促生长效果是血清重要的特性之一,应以培养的细胞来检测01贴瓶率测定:贴壁细胞,集落数占接种细胞数的百分比。03克隆形成率:悬浮生长的细胞,有限稀释法,统计克隆生长百分比。02续传代培养:细胞培养七天收集细胞,计数,取平均值。连续测试三个周期以上,观察细胞生长状况。04

血清的外观好的血清应该是透明清亮,土黄色或棕黄色,无沉淀或极少沉淀,比较粘稠。1如血清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