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形机器人检测认证白皮书.pdf
前言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传感器与材料科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人形机器人
正加速从技术孵化期迈向实际应用与产业落地,成为全球科技产业竞争的新高地。
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体系与类人行为系统的具象化载体,代表了智能体从认
知决策向物理执行延伸的关键方向,正逐步走入制造、医疗、教育、家庭、文旅
等多元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与深远的社会影响。
在技术快速演进的同时,人形机器人将具备自主感知、自主决策和自我演化
的特性,传统以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为对象的检测认证体系,已难以全面覆
盖人形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运行的多维检测认证需求。建立科学、系统、权威的
人形机器人检测与认证体系,已成为推动其产业化落地与社会可持续应用的关键
支撑。
2016年,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指导下,组建
机器人检测认证联盟,支撑中国机器人认证(CR)制度顶层设计,推动CR认
证升级,为我国机器人检测认证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联盟由承担国家机器人检测
与评定中心(总部)、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沈阳)、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
中心(广州)、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重庆)、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公
共服务平台(北京)、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公共服务平台(芜湖)六家机
构的所在单位共同发起,促进机器人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帮助企业进入海外市场。
面对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快速迭代与产业加速发展的趋势,机器人检测认证联
盟积极响应行业需求,汇聚人形机器人企业、零部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检
测认证机构、终端用户等行业力量,编撰《人形机器人检测认证白皮书》,推动
建立具有前瞻性、开放性与适应性的人形机器人检测认证评估体系,为行业企业
提供合规发展的参考指南、引导技术发展与应用落地,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政策
制定的技术支撑,助力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形成新质生产力。
本白皮书由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牵头,依托机器人检测认证联盟及其
人形机器人检测认证工作组实施编制,过程中还得到了相关政府管理部门、行业
协会、企业、高校的精心指导与大力支持,特此致以诚挚感谢。
1
目录
前言1
1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3
2人形机器人技术特征5
3人形机器人挑战与风险9
4人形机器人检测路径10
4.1指导思想10
4.2检测对象10
4.3测试手段11
4.4检测专业12
4.4.1智能13
4.4.2安全16
4.4.3可靠20
4.4.4可信22
4.4.5兼容24
4.4.6绿色25
5人形机器人标准需求27
5.1概述27
5.2方法标准28
5.3基本指标标准28
5.4应用指标标准29
6人形机器人认证规划30
6.1认证标志30
6.2认证模式31
6.3认证发展路径32
6.4采信互认32
附录A参考文献34
2
1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推动其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赛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
根据中国信通院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
人产业规模达到27.6亿元,并预计在2030年发展为千亿元市场。同时,根据高
盛预测,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在技术革命性突破的理想情况下,2035年市场规
模可达1540亿美元。
(2)产业布局与技术创新
人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