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化笔记完全版.doc

发布:2025-06-05约3.73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化笔记完全版-维生素与辅酶

3课时

定义:维持生物正常生命过程必需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它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大多数由食物供给,人体本身不能合成它们。

?

脂溶性:A、D、E、K,单独含有生理功效。

水溶性:B1、B2、B6、B12、C等,辅酶。

第一节??脂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P360

1、??结构

化学名称:视黄醇,包含两种:A1、A2

2、??维生素A起源

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黄玉米色素在肝脏、肠粘膜内转化成A。

β-胡萝卜素转化成二个维生素A(一切有色蔬菜)

α-胡萝卜素

γ-胡萝卜素转化成一个维生素A

黄玉米色素

3、??功效

与视觉相关。

缺乏症:夜盲症。

活性形式:11-顺式视黄醛

P361视循环

?视紫红质为弱光感受物,当弱光射到视网膜上时,视紫红质分解,并刺激视神经而发生光觉。

11-顺式视黄醛,在暗光下经视网膜圆柱细胞作用后,与视蛋白结合成视紫红质,形成一个视循环。

当全反视黄醛变成11-顺式视黄醛时,部分全反视黄醛被分解为无用物质,故必需随时补充维生素A,每日补充量1mg。

二、?维生素D(D1、D3,还有D4、D5)

P361

有两种:D3(又名胆钙化醇),D2(又名麦角钙化固醇)。

植物体内不含维生素D(但有维生素D原)

1、??起源

鱼肝油、蛋黄、牛奶、肝、肾、皮肤组织等富含维生素D。

酵母、真菌、植物中:麦角固醇(D2原)

动物体内:7一脱氢胆固醇(D3原)

2、??结构P362反应式:

麦角固醇?维生素D2(麦角钙化固醇)

7-脱氢胆固醇(皮肤)?维生素D3(胆钙化固醇)

3、??功效

调整钙磷代谢,维持血中钙磷正常水平,促进骨骼正常生长。

缺乏症:佝偻症等。

活性形式:1,25一二羟基胆钙固醇。

维生素D3(胆钙化固醇)→25-羟基胆钙固醇(肝脏)→1,25一二羟基胆钙固醇(肾脏)→小肠(促进Ca2+吸收、运输)及骨骼(促进Ca2+沉积)中,参与调整钙磷代谢。

三、?维生素EP363

化学名称:生育酚,共有8种,直接含有活性。

1、??结构

P363结构式:α-生育酚

2、??起源

动、植物油、麦胚油、玉米油、花生油、棉子油、蛋黄、牛奶、水果等。

3、??功效(抗氧剂—油脂氧化)

生理功效:抗生殖不育、肌肉委缩、贫血、血细胞形态异常

机理:有抗氧化活性,能预防不饱和脂肪酸自动氧化,保护细胞膜,延长细胞寿命,还可保护巯基酶活性。

四、?维生素K(K1、K2、K3)P364

1、结构

2、??起源

食物和肠道微生物合成;绿色蔬菜、动物肝脏、牛奶、大豆,大肠杆菌、乳酸菌

3、??功效

促进凝血。

缺乏症:肌肉出血、凝血时间延长。

凝血过程中,很多凝血因子生成与维生K相关。

①凝血酶原,即因子II

②转变加速因子前体,因子VII

③血浆凝血酶激酶因子IX

④司徒氏因子因子X

第二节??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

关键是B族维生素,绝大多数都是辅酶。

一、?维生B1与焦磷酸硫胺素(TPP)P367

化学名称:硫胺素,

活性形式:焦磷酸硫胺素(TPP)

1、??结构

P367结构式:硫胺素

?

活性形式:TPP

硫胺素+ATPMg2+TPP+AMP

硫胺素激酶

2、??起源:

瘦肉、酵母、谷类胚芽、皮层。

3、??功效(TPP)

脱羧辅酶。

缺乏症:脚气病、多发性神经炎。

TPP是催化丙酮酸、α-酮戊二酸脱羧反应辅酶。

噻唑环C-2上氢解离,使C-2变成负碳离子,能够和α-酮酸羧基碳结合,形成中间复合物脱CHOH。

二、?维生素B2与黄素辅酶(FAD、FMN)P368

化学名称:核黄素

1、??结构

P368结构式:VB2、FMN、FAD

?

活性形式:

FMN(还原型FMNH2),FAD(还原型FADH2)

?

核黄素+ATP→FMN+ADP,FMN+ATP→FAD+ppi

2、??起源

肝脏、酵母、大豆和米糠等

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