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应注意的问题.docx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具有功能性、服务性和经济性,在设计中要以尽可能减少和避免交通事故为目标,充分贯彻“主动引导、合理保障、因地制宜、全线协调”的理念,并对实施路段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和交通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确定设计方案时,除应遵守《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06)、《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JTJ074-94)以及《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等规范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应根据不同的地理区域及气候特点确定方案
我国地域辽阔,在自然地理、气候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应用必须充分结合不同地区的特点。以东北地区为例,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所采用的设施不仅要满足春夏秋冬气候的特点,更要充分满足冬季超低温的特点,需保证设施在积雪、结冰、冻融条件下的各项性能指标。在积雪地区,一般的突起路标无法满足铲雪要求;普遍使用的黏结剂在低温下会失去弹性和韧性,加之伸缩变动量过大,易与路面等黏结物自行脱离,无法满足黏结要求;一般的热塑标线材料在低温下会产生龟裂现象。这些问题不妥善解决,将引起交通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影响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
2、应大力提倡旧材新用,推广经济实用的新技术、新产品
原有的一些交通安全设施对保障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已起到了一定作用,尽管有些设置不够合理,强度有所不足,但经过改造仍能使其发挥作用,设计时可考虑对原有设施进行加固,提高其安全防护能力。采取工程设施时,要因地制宜,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与自然环境及人文景观协调统一,推广经济实用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如路侧有一定宽度净区时,能采取堆土防护及绿化方式解决问题的,就不用混凝土护栏解决问题;能用安全护栏解决的,就不用工程措施来解决。
3、应注意实际使用效果,充分考虑后期的养护问题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要特别注意在使用中对驾驶人员产生的视觉和心理实际影响,不能产生误导、难以辨认、厌倦疲劳等问题。例如,轮廓标若使用红色反光材料,在夜间就会严重扰乱驾驶人的视觉,尤其是在弯道处与车辆尾灯难以辨认,并且给驾驶人带来视力上的高度疲劳;而路侧(右侧)采用白色、中间(左侧)采用黄色,道路轮廓明显,极易辨认,不会与汽车尾灯混淆,其效果较好。在交通安全设施产品的选用上,要特别注意考虑运营时的养护问题,应尽量采用易维护、不易被损坏的产品。例如,附着式和柱式轮廓标,由于其反光效果好,有些驾乘人员感到好奇,因而常发生丢失和被破坏的情况。尤其是采用反射器,有的被撬去,有的被砸碎,缺损量较大。如果用钻石级反光膜取代反射器,采用钻石级反光膜,反光效果好,而反光膜相对较脆,粘贴后无法整片扯下,因此不易遭到全部破坏,即使反光膜损坏,也很容易维护,再次贴膜即可,而反射器则不易维护。
此外,在复杂路段还应根据事故原因采取综合处治措施,针对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矛盾制订设计方案。设计完成后,还应在实施路段现场进行设计方案论证和校核,检查设计的工程措施是否针对事故形态、原因,是否与现场环境协调,是否与前后路段协调,是否便于现场实施等,并避免警告标志林立、信息过载和处治措施单调呆板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