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传递体系与氧化磷酸化.pptx
第六章电子传递体系与氧化磷酸化添加标题主要内容和要求:重点讨论线粒体电子传递体系的组成、电子传递机理和氧化磷酸化机理。对非线粒体氧化体系作一般介绍。01添加标题返回02添加标题思考?03
目录第一节生物氧化概述第二节线粒体电子传递体系第三节氧化磷酸化作用第四节非线粒体氧化体系(自学)
第一节生物氧化概述生物氧化的概念和特点生物能学简介高能化合物
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方式1、生物氧化的特点2、生物氧化过程中CO2的生成和H2O的生成3、有机物在体内氧化释能的三个阶段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在细胞中进行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biologicaloxidation),其实质是需氧细胞在呼吸代谢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过程。
生物氧化的特点在活的细胞中(pH接近中性、体温条件下),有机物的氧化在一系列酶、辅酶和中间传递体参与下进行,其途径迂回曲折,有条不紊。氧化过程中能量逐步释放,其中一部分由一些高能化合物(如ATP)截获,再供给机体所需。在此过程中既不会因氧化过程中能量骤然释放而伤害机体,又能使释放的能量尽可得到有效的利用。
CO2的生成
方式:糖、脂、蛋白质等有机物转变成含羧基的中间化合物,然后在酶催化下脱羧而生成CO2。类型:α-脱羧和β-脱羧氧化脱羧和单纯脱羧CH3COSCoA+CO2CH3-C-COOHO丙酮酸脱氢酶系NAD+NADH+H+CoASH例:+CO2H2N-CH-COOHR氨基酸脱羧酶CH2-NH2R
H2O的生成
代谢物在脱氢酶催化下脱下的氢由相应的氢载体(NAD+、NADP+、FAD、FMN等)所接受,再通过一系列递氢体或递电子体传递给氧而生成H2O。CH3CH2OHCH3CHONAD+NADH+H+乙醇脱氢酶例:1\2O2NAD+电子传递链H2O2eO=2H+
脂肪葡萄糖、其它单糖三羧酸循环电子传递(氧化)蛋白质脂肪酸、甘油多糖氨基酸乙酰CoAe-磷酸化+Pi小分子化合物分解成共同的中间产物(如丙酮酸、乙酰CoA等)共同中间物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脱下的氢由电子传递链传递生成H2O,释放出大量能量,其中一部分通过磷酸化储存在ATP中。大分子降解成基本结构单位生物氧化的三个阶段
三、生物能学简介1、生物能的转换及生物系统中的能流2、自由能的概念及化学反应自由能的计算
自由能(freeenergy)的概念定义式:ΔG=ΔH-TΔS物理意义:-ΔG=W*(体系中能对环境作功的能量)自由能的变化能预示某一过程能否自发进行,即:ΔG0,反应能自发进行ΔG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ΔG=0,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化学反应自由能的计算利用化学反应平衡常数计算基本公式:ΔG′=ΔG°′+RTlnQc(Qc-浓度商)ΔG°′=-RTlnKeq例:计算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反应的自由能变化利用标准氧化还原电位(E°?)计算(限于氧化还原反应)基本公式:ΔG°′=-nFΔE°′(ΔE°′=E+°′-E-°′)例:计算NADH氧化反应的ΔG°′
计算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反应的自由能变化
达平衡时=Keq=19解:ΔG°′=-RTlnKeq=-2.303?8.314?311?log19ΔG′=ΔG°′+RTlnQc(Qc-浓度商)=-7.6+2.303?8.314?311?log0.1未达平衡时=Qc=0.1反应G-1-P?G-6-P在380C达到平衡时,G-1-P占5%,G-6-P占95%,求?G0?。如果反应未达到平衡,设[G-1-P]=0.01mol.L,[G-6-P]=0.001mol.L,求反应的?G?是多少?例题:
例题:计算下反应式ΔG°′NADH+H++1/2O2====NAD++H2O
正极反应:1/2O2+2H++2e?H2O
E+°′?0.82负极反应:NAD++H++2e?NADH
E-°′?-0.3ΔG°′?-nFΔE°′
??-2×96485×[0.82-(-0.32)]
??-220KJ·mol-1
生物系统中的能流
四、高能化合物高能化合物的类型ATP的特点及其特殊作用生化反应中,在水解时或基团转移反应中可释放出大量自由能(21千焦/摩尔)的化合物称为高能化合物。
高能化合物类型
ATP的特点
在pH=7环境中,ATP分子中的三个磷酸基团完全解离成带4个负电荷的离子形式(ATP4-),具有较大势能,加之水解产物稳定,因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