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课件PPT课件.pptx
珍爱生命安全游泳预防溺水教育主题班会课件演讲者:某某老师
目录contents01泳前准备02安全知识03预防措施04急救方法
泳前准备01第一部分
做好心理准备?01有的小朋友很喜欢玩水,但是,有的小朋友很怕水。怕水是孩子自我保护的表现,非常正常。如果你的孩子怕水,家长要主动跟教练沟通,教练会循序渐进帮助孩子克服怕水心理。?千万不要说“有什么可怕的,别人都不怕,等等。”此外,家长还可以提前带孩子到儿童池(或水深不超过孩子胸口)平静水域行走、玩水嬉水,帮助孩子适应水。
游泳前不宜空腹02游泳时,人体四肢的肌肉活动幅度较大、频次较密,容易消耗人体大量的能量和热量。处于空腹状态游泳则易引起低血糖和肌肉颤抖、容易导致运动后出现体力虚脱的情况。
游泳前不宜饱腹03人体在饱餐后肠胃会处于消化状态,此时游泳会导致食物在肠胃中来回震荡,很容易引起腹痛、呕吐、肠胃痉挛等生理不适反应,很影响游泳者的心态和体验感。
游泳装备要齐全04游泳是一项水上运动,所以需要准备好全套的装备。建议游泳装备清单:泳衣(泳裤)、泳帽、泳镜、吸水巾、防滑拖鞋、水杯、防水背包、洗护用品、收纳用品、户外用品等。以上装备要选择适合自身的,这有利于感受到更好的游泳运动体验。
安全知识02第二部分
会游泳、水性好就不可能溺水?01不要因为会游泳,就放松警惕。疲劳、抽筋、空腹等可能会使人无法正常游泳,导致溺水;在海边、河边等野外水域,水草、碎石、淤泥、激流等可能导致意外发生。
只要获救,溺水者就安全了?02当溺水者吸入过多的水就会引起呼吸并发症,进而引发继发性溺水或干溺水。此时,哪怕溺水者已经获救上岸,如果不及时跟进治疗,液体积聚仍会导致呼吸窘迫、脑损伤(脑缺氧),甚至心脏骤停。
尽量避开这种泳衣03夏日玩水时,泳衣颜色可以起到防护、警示等作用。但蓝、白、黑这三种颜色的泳衣,在水中能见度欠佳,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而对比度强烈的荧光色泳衣,可提高人在水中的可见度,较为安全。
野外水域为什么危险?041.野外水域的未知因素多,游泳者往往对所在水域情况并不了解,有些水域看似平静,但水下经常会有漩涡、暗流,容易发生意外。2.野外人员稀少,一旦出现体力不支等意外情况,很难在第一时间被施救。3.野外水质污染也比较多,游泳难免会喝水,对身体难免有害处,有过敏体质的人也不适宜到这样的水域游泳。
预防措施03第三部分
参与学校防溺教育01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参加家长会、讲座,与老师沟通孩子防溺水情况。在家中延续学校教育内容,巩固孩子所学知识与技能。
做好应急准备02家长自身学习溺水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等。家中常备急救用品,如急救箱。教导孩子遇到他人溺水时,不要盲目下水营救,应大声呼救、拨打急救电话,并准确告知位置信息。
全面了解河流状况03在下水前,务必通过询问当地居民、查看警示标识等方式,详细了解河流的水情。明确河水深度、水流速度、是否存在漩涡与暗流,以及河底状况,如是否有尖锐石头、水草等。比如有些河流上游刚下过雨,水流会突然变急,提前掌握这些信息,可判断是否适合游泳,降低溺水风险。
做好充分热身准备04在河边空旷处进行不少于15分钟的热身运动。活动手腕、脚踝、膝关节等关节,做高抬腿、开合跳等全身性运动,让身体血液循环加快,肌肉进入运动状态。这能有效避免在水中因腿部、脚部抽筋而导致溺水,为安全游泳打下基础。
急救方法04第四部分
保暖维持体温稳定01溺水者身体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易体温过低。用毛巾、衣物迅速擦干其身体,脱去湿冷衣物,用毛毯、棉被等包裹保暖。若有热水袋,用毛巾包裹后放在其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处,帮助提升体温,但注意温度适中,防止烫伤。
持续观察等待救援02在等待专业急救人员到来期间,持续观察溺水者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跳、面色等变化。若呼吸、心跳恢复,将其摆放成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密切关注意识状态,一旦生命体征再次消失,立即继续心肺复苏,直至急救人员接手。
迅速判断溺水情况03发现有人溺水,第一时间停下手中事务,仔细观察溺水者状态。留意其肢体动作是否慌乱、是否在水面挣扎、头部能否稳定露出水面,以此判断有无自主游动能力。同时,扫视周边环境,查看有无其他可求助人员及救援设备,整个过程要快,为后续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大声呼救寻求支援04立即大声呼喊“有人溺水,快来帮忙”,声音要响亮且持续,确保周边不同方向的人都能听到。可向附近救生员、路人、居民楼内人员等求助,在公共游泳区域,同时向工作人员示意,尽可能吸引更多人参与救援,增加救援成功几率。
下课啦!预防溺水教育主题班会课件演讲者:某某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