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7课《画出立体感、空间感》课件.ppt
画出立体感、空间感第7课(岭南版)五年级下01新知导入02新知讲解03艺术欣赏04实践练习05知识拓展06课堂评价01新知导入01新知导入怎样画出物体的立体感和前后空间关系呢?在我们初步了解了生活中透视现象的基本特征以后,就会有办法了。母亲湖(油画)朝戈02新知讲解观察·发现村间小道(油画)1689霍贝玛(荷兰)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平行透视02新知讲解观察·发现村间小道(油画)1689霍贝玛(荷兰)生活中道路两旁的树木、渐渐远去的小道……使人产生近大远小的感觉,这是透视的规律。02新知讲解欣赏·感受(一)凳子和鞋(油画)1993艾里卡(美国)这是什么透视呢?成角透视02新知讲解欣赏·感受(一)用纸做的透视框可帮助我们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透视的基本原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02新知讲解欣赏·感受(一)透视的基本原理。透视的基本原理平行透视02新知讲解欣赏·感受(一)透视的基本原理。成角透视02新知讲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是两种最基本的透视现象。说说《村间小道》和《凳子和鞋》这两幅画各表现了哪一种透视现象?小博士02新知讲解《村间小道》表现了平行透视(一点透视),画面中的道路和树木线条向单一消失点汇聚,强化了深度感。《凳子和鞋》则表现了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画面中物体的线条分别向左右两个消失点延伸,展现了更丰富的空间立体效果。小博士02新知讲解欣赏·感受(二)番石榴(水彩画)现代王肇民《番石榴》中,光线从右前方斜射而入,而作者将水果的阴影和光的反射都细致画出,并且香蕉和番石榴的比例恰当,整体仿佛将番石榴和香蕉投影在画作上,画面极具立体感和空间感。02新知讲解王肇民(1908~2003),安徽萧县人,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水彩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的水彩画作品色彩浑厚、笔触有力,充满张力和深度,多次获得重要奖项。同时,他也是一位学者型的艺术家,出版有多部著作,对水彩画艺术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王肇民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使他成为中国水彩画界的一面旗帜。小知识02新知讲解同学们欣赏完上述王肇民先生绘画的《番石榴》,你们有什么感受呢?与大家一起分享。欣赏·感受(二)02新知讲解欣赏·感受(二)光影的细腻处理和色彩的巧妙运用,使得画面中的水果栩栩如生,立体感和空间感极强,令人仿佛能触摸到它们的质感,感受到大自然的真实与美好。此画蕴含深情,王肇民先生以笔抒情,展现了对自然的崇敬及生活的热爱。观者能在画中感受到艺术家对生活的珍视与美的追求。02新知讲解作为一幅海景写生画,整个画面笼罩在稀薄的灰色调中,笔触画得非常随意、零乱,展示了一种雾气交融的景象;日出时,海上雾气迷朦,水中反射着天空和太阳的颜色.岸上景色隐隐约约,模模糊糊看不清,给人一种瞬间的感受。画面中的光影对比和色彩运用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立体感和空间感。小贴士莫奈《日出·印象》03艺术欣赏看一看图片通过铁路的延伸和树木的排列,巧妙地运用了线性透视原理,营造出深远、立体的空间感。03艺术欣赏看一看图片展示了古典风格建筑的透视效果,建筑物呈现出近大远小的层次感,装饰性檐口引导视线,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深度。04实践练习除了透视以外,我们还可以用“斜线法”“垂线法”“投影法”等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尝试·探索04实践练习尝试·探索先画出平面的几何形体,再加上斜线和垂线,也可以画出相应的立体物。以光照下物体的暗部和投影表现立体感。你可以这样做:04实践练习尝试·探索垂直法04实践练习尝试·探索斜线法04实践练习尝试·探索04实践练习分小组进行思考与评价,看看你是否学会了运用透视的基本原理,画出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学习方法建议透视基本原理是视觉艺术中表现三维空间感的科学方法,它基于“近大远小”等规律,通过视点、视线、视平线、消失点等要素,在平面上创造出具有深度感的立体效果。04实践练习在绘画中,如何利用透视、色彩光影和物体重叠来增强空间感和立体感?以街道场景为例,说明你的实践方法。想一想透视法则确定透视类型(如一点、两点透视),绘制消失点。调整建筑物大小比例,越远越小,顶部靠近消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