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统计学基础第四章综合指标.ppt

发布:2025-05-26约3.6千字共7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本章内容

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

标志变异指标;;总量指标;总量指标的分类;2.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

时期指标——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在一段时期内开展过

程的总结果。〔一年〕

时点指标——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在某一时刻〔瞬间〕

数量状况。〔年初、年末〕

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

时期指标具有可加性,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相加说明较长时期的总量。时点指标不具有可加性,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相加没有实际意义。

时期指标的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而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那么与时间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时期指标的数值可以连续计数,而时点指标的数值只能间断计数。;3.按其所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

实物量指标——说明事物使用价值〔千克、斤、件〕

价值量指标——说明事物价值量〔销售额〕

劳动量指标——以劳动时间作为计量单位〔天数、小时〕;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相对指标的概念;相对指标的意义:

可使原来不能直接相比较的指标成为可比较。

是开展统计分析的重要工具。

能够反映出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程度。;相对指标的分类

结构相对指标

比例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

方案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利用统计分组法,将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局部,然后用各局部的数值与总体数值比照得到的相对数,从而反映总体各组成局部占总体比重的大小。;比例相对指标:用同一总体内部的两个不同组成局部之间的数值比照,以反映各组成局部之间的数量关系。;

比较相对指标:用两个不同总体的同类指标数值比照,以反映某一现象在同一时间内不同空间条件下开展的均衡程度。;动态相对指标:通过对某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进行比照而得到的相对指标。它能说明同类事物在不同时间上的开展和变化程度。;强度相对指标:通过对两个性质不同而又有密切联系的指标进行比照,以反映现象强度、密度或普及程度的相对指标。;方案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将现象在某一时期实际完成的数值与???案数值比照得到的相对数。;方案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2.方案指标是相对数

①当方案指标是增长率时

②当方案指标是降低率时

;3.方案指标是相对数;4.长期方案的制定与检查

①水平法:规定出方案期最末一年应到达的水平;例2:某企业按五年方案规定,最后一年销售量应达200万吨,方案执行情况如下表所示。;练习:某企业1990年产品销售量方案为上年的108%,1989——1990年动态相对指标为114%,试确定1990年产品销售方案完成程度;②累计法:规定出全部方案期内累计到达的数值。;计算和使用相对指标的原那么;;平均指标;平均指标的作用;平均指标的分类

;算术平均数;

设有n个数据:x1,x2,…,xn,那么这n个数据的算术平均数为:;例3:某企业的某生产班组有8个工人,每人日产量分别为:26、21、25、23、22、24、25、28件,试计算该班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

解:平均每人日产量为:;例4:某厂有各组的工资标准和职工人数如下表所示。;例5:某企业职工月工资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试计算职工平均工资。;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各组标志值x的大小,同时还取决于各组的频数f。假设总体中各组的标志值x一经确定,各组频数f的大小将对平均数的大小产生作用。频数较大组的标志值对平均数的影响大些;反之,频数较小组的标志值对平均数的影响那么较小。由于各组频数的大小对各组标志值在计算平均数时的影响具有权衡轻重的作用,故将各组频数f称为权数。;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

①算术平均数与变量值项数的乘积永远等于各类变量值的算术总和。

②总体的所有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等于零。

③各个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为最小值。

;算术平均数的特征

①可用于同类现象一般水平的比较。

②对于一个数列来讲,算术平均数只有一个。

③在组距数列中,特别是具有开口组的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时,利用组中值作为该组的代表值,存在假定性,其结果只是一个接近实际平均数的近似值。

④算术平均数受极端值的影响。;调和平均数(harmonicaverages);例6:某年某甲乙两个工厂的某种产品销售情况如下表所示。;调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