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_T353-2016_降香黄檀种苗繁育技术规程_海南省.docx
ICS
65.020.40
B61
DB46
备案号:48870-2016
海南省地方标准
DB46/T353—2016
降香黄檀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6/T353—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海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万宁科健南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慧、杨云、陈波、曾琳、郑希龙、甘炳春。
I
DB46/T353—2016
降香黄檀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降香黄檀(DalbergiaodoriferaT.Chen)种苗繁育过程中的苗圃地选择与建设、采种、
实生苗培育、扦插苗培育及主要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降香黄檀种苗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001-1985
GB/T14071
育苗技术规程
林木良种审定规范
LYJ128
LY1000-2013
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
容器育苗技术
LY/T2120
NY/T496
降香黄檀培育技术规程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3苗圃地选择和建设
按照LYJ128的要求,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靠近水源、排灌方便的平地或缓坡地作为圃地。
苗圃地分为播种区、容器育苗区和插条区。
3.2.3搭设荫棚
以水泥柱、钢管或竹竿等做支架,高度2.5m~3.0m,支柱纵向间距4m,横向间距2.8m;长度和
1
DB46/T353—2016
播种区搭设两层遮阳网,上层遮光度70%,下层距离苗床60cm处搭设遮光度50%的遮阳网,且可
移动;容器育苗区和扦插育苗区搭设一层遮阳网,遮光度为70%左右;受阳光直射的荫棚四周也需悬挂
遮光度70%的遮阳网。
3.2.3.3扦插拱棚
采用条形竹片在扦插苗床上搭建小拱棚,距床面高45cm,每隔80cm成弓状插一条竹片,然后上面
罩0.5mm~0.8mm的白色塑料薄膜。
3.2.3.4排灌设施
设计喷淋系统及蓄水、排水等设施。
4实生苗培育
4.1采种
4.1.1采种母树选择
按GB/T14071林木良种审定规范,优先选择东方、昌江、白沙、乐东、三亚、海口石山区域的降
香黄檀传统种源区,选用优质母树林采种。选择树龄15~20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采种母
树。
4.1.2采种时间
采种宜于晴天进行。用枝剪剪下果枝,摘取成熟荚果,阳光下晾干至用手揉搓能去除果翅。去果翅
处理好的带荚壳种子用塑料袋密封。在常温下储藏期不宜超过半年,低温冷藏(5℃以下)储藏期不宜
超过1年。
松土平整苗床宽80cm,其上铺垫黄心土30%+火烧土20%+干净河沙50%三合一的混合土,或干净
细沙厚10cm~12cm,播种前进行土壤消毒,具体土壤处理药剂按照LY1000-2013中的附录C执行。
播种前种子用0.2%~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5min~30min,接着用清水清洗2次,再用50℃温水浸
种24h,期间换水1~2次,捞出摊在沥水器皿中,常温下晾至种子之间不粘粒即可播种。
2
DB46/T353—2016
4.2.4播种方式及密度
采用撒播或点播的方式播种。将种子播到消毒好的苗床上,播种密度以每平方米去果翅带荚壳种子
150粒为宜。
4.2.5播种覆土
播种后,覆盖1cm厚的细沙,再覆盖一层薄稻草或其它农作物秸秆。
4.2.6播种苗床管理
播种后,雾状淋水,晴天早、晚淋水各一次。雨天应及时排除苗圃积水。
4.3移苗
4.3.1育苗容器的选择
采用塑料薄膜容器袋育苗。以装填基质后容器的直径和高度来表示规格,一般规格为6cm×9cm或
10cm×15cm,容器中部与下部需打6~8个直径为0.4cm~0.6cm的小孔,小孔间距2cm~3cm。
4.3.2育苗基质
采用重壤土加0.5%过磷酸钙混合配置而成。或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灵活选配适用基质。
4.3.3基质消毒
预防苗木发生病虫害,基质要严格进行消毒。基质消毒药剂使用方法按照LY1000-2013中的附录
C执行。
基质在装填前含水量以10%~15%为宜。基质装满压实,将装好基质的容器整齐摆放到苗床上,容
器上口要平整一致。苗床周围用土培好,容器间孔隙用细土填实。
待苗出土,子叶转绿,真叶开始长出(约在发芽后20d~30d),幼苗高5cm~7cm时,挑出健壮芽
移栽前1d~2d,将苗床和容器基质淋透水。
4.3.7起苗方法
移苗时应用移植锹或竹签起苗,集中一小把,对齐根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