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降香黄檀造林及幼林抚育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1-31约4.16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降香黄檀造林及幼林抚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降香黄檀的造林地选择、造林技术、抚育技术、越冬防寒技术、病虫害防治、林下经济模式和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降香黄檀的造林及幼林抚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107红木

GB/T14175林木引种

LY/T2120降香黄檀培育技术规程

3造林地选择

3.1适生区分类

3.1.1降香黄檀在温州市内的培育区分类为:I普适发展区、II适度培育区、III谨慎培育区(见附录A)。

3.1.1在I区内适当发展种植基地,II、III区应遵循GB/T14175先引种试验、后逐步发展的规程要求。

3.2造林点选择

3.2.1应选海拔200m以下、极端低温-4℃以上的冬季避风向阳的平原四旁或南坡谷地,选择顺序为城郊四旁优于南坡山脚,又优于改造林内。

3.2.2立地条件以土层深厚、排灌方便、肥力中等以上、土壤微酸性的红壤土为好。

4造林技术

4.1造林时间

2月~4月。

4.2林地清理

根据各造林地的不同情况,采用块状整地或带状整地、全面整地。对杂灌木较多的荒山先进行砍杂工作,留茬高度≤10cm。

4.3整地挖穴

造林前至少10d,带状或块状清理造林地。根据不同栽植苗木的苗龄或胸径大小,在相应的株行距下进行整地,整地深度≥20cm,然后挖穴(表2),表层土放置于一侧。

表2不同规格苗木的整地、挖穴要求

苗龄(树龄)

胸径

株行距

整地

种植穴

1年~2年

≤1cm

2.0m×2.0m

50cm×50cm

30cm×30cm×30cm

3年~5年

1cm~6cm

2.0m×4.0m

80cm×80cm

50cm×50cm×40cm

6年~8年

6cm~10cm

4.0m×4.0m

100cm×100cm

80cm×80cm×60cm

4.4种植苗选择

在省级耐寒良种“温州降香黄檀母树林”培育的株苗中,选择主杆直立、苗木健康、根系完整的I、II级容器苗或地栽苗种植。

4.5苗木准备

4.5.12年~3年生容器苗,造林前一天从苗圃移至路边。

4.5.24年~8年生地栽苗,应挖土球、捆草绳移植,剪除上一年度生长的枝条,保障转运中土球完整。

4.6种植技术

4.6.1种植时间

最宜阴雨天前种植。

4.6.2基肥、回土

视苗木大小,每穴先施入腐熟有机肥或复混肥1kg~5kg,再回填一层表土隔离基肥。

4.6.3苗木栽植

保留无纺布容器袋或捆绑土球的草绳,将苗木竖直放入穴中,回填表土,分层踏实,勿踩踏苗木基部和土球。

4.6.4种植深度

容器苗种植深度可深于原痕5cm。

4.6.5定植水

第一次定植水务必浇透,半个月内每5d浇透水一次。

4.7主干扶植

4.7.1竹竿扶持

4.7.1.1栽植容器苗前,应预备高3.5m、大头径5cm左右的厚壁竹竿,以毛竹尾为宜。大头端40cm长一段宜明火烘烤或蘸沥青。

4.7.1.2栽植时,将支撑杆大头端直插于穴底,与苗木一同栽植。苗木栽植后,用可松式塑料锁扣扎带在株高1/2、2/3处绑缚于竹竿上。

4.7.2三角绳固定

栽植4年生以上幼株时,安装三角固定绳索,安装于3m左右主干适当位置。

4.8其他造林技术

其他造林技术参照LY/T2120。

5抚育技术

5.1除草

造林后每年除草2次~4次,清理半径0.5m,及时清除高大的茅草、杂灌和爬藤。

5.2施肥

5.2.1苗木栽植第二年起,每年追肥2次~3次,离主根20cm左右挖穴深20cm、施入。

5.2.2根据苗木大小,7月~9月每株穴施复合肥0.1kg~0.5kg,11月每株穴施0.1kg~0.5kg的磷钾肥、钙肥等。

5.3浇水

在生长期连续干旱无雨15d以上时,应适当浇水灌溉。

5.4干形培育

随苗木高生长,间隔50cm用可松式塑料锁扣扎带将主干绑缚于毛竹尾上。扎带绷紧后可适当回松。

5.5修枝整形

在栽植后3年内剪除株高1/2以下的分枝,保留主枝和2根~4根侧枝,最终培育成4m下无分叉的林木。

5.6抗台防护

台风前,加固扶持竹竿,剪除树冠上部枝条长度的一半。台风后,及时扶正苗木主干。

5.7密度管理

可采用分段培育模式,当树冠出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