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期末专题复习(新考向原创好题)03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解析版).docx
七下历史期末专题复习原创好题
03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视角1民族交融
1.(跨语文·诗词理解)以下诗人创作的诗句表明,唐朝时期民族之间交往交流的重要方式是(C)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节选)
[唐]阎朝隐
甥舅重亲地,君臣厚义乡。还将贵公主,嫁与耨檀王。
《虚池驿题屏风》(节选)
[唐]宜芬公主
出嫁辞乡国,由来此别难。圣恩愁远道,行路泣相看。
A.贸易B.战争C.和亲D.遣使
2.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小历同学收集到两则有关唐朝时期南诏政权的史料记载。这些记载表明南诏()
《白古通
记浅述》
细奴罗(南诏第一代王)“劝民间读汉儒书,行孝、弟(悌)、忠、信、礼、义、廉、耻之事”
《大理古
佚书钞》
南诏文武官员必行汉礼;皇子女国中官家富室必通汉文;为官必知孔孟
A.统治阶层崇尚汉家儒学
B.将儒学确定为官学
C.被纳入唐王朝管辖范围
D.各民族间以和为主
【解析】考查点:唐朝时期的民族交融。解题思路:
表格信息解读
由此可知,南诏统治阶层崇尚汉家儒学,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3.某同学读完《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一书后,以示意图的形式将书中的宋辽关系呈现出来,据此可知()
A.民族交往受到边界贸易影响
B.政治关系变化影响贸易发展
C.榷场设置推动边疆贸易发展
D.宋辽双方互市贸易日趋活跃
【解析】考查点:辽与北宋的并立。解题思路:
示意图解读
由此可见,宋辽之间政治关系的变化影响宋与辽的贸易往来,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难点突破撰写短评
本题难点:一是理清示意图中不同箭头方向的含义,上下箭头表示宋辽关系的和平与紧张,向右箭头表示时间顺序;二是将图中不同时期的史实串联,从宋辽关系和平和紧张状态对榷场的不同影响中归纳出结论。
4.下图是小唯同学为“北宋的民族关系”主题阅读活动所设计的手抄报,下面可以纳入这一手抄报的素材是(B)
A.发展生产和垦荒政策
B.宋与辽和西夏的互市
C.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
D.逐水而居的游牧生活
5.各民族在不同时期通过多种方式保持着密切交流,中华民族交融汇聚成一个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唐朝……广袤的北方草原及北方长城沿线混杂了突厥、汉族、契丹、女真及高句丽遗民等。农耕民族积极向胡人文化学习和借鉴,如骑射时使用突厥的服装、帽子,效仿使用突厥人的帐篷等……同时由于中华文化的广泛影响和超绝魅力,北方及西北地区的游牧族群积极向中原汉地的文化靠拢,形成了从生计方式到思想文化等综合领域比较全面的“汉化”潮流。
——摘编自冯敏《唐朝胡汉融合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巩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时期民族交融在北方地区的表现及其特点。(3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时期民族交融在北方地区的表现及其特点。(3分)
【答案】表现:农、牧民族交错杂居;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互相学习彼此的文化与生活方式。(2分)特点:双向学习。(1分)
材料二宋与辽、金榷场贸易的情况
宋与辽
由宋输入辽朝的有香药、茶叶、漆器、瓷器等物品;由辽输入宋朝的物品,有羊、马、骆驼等
宋与金
南宋输入金朝的货物,有茶叶、丝织品、漆器、竹木器、金银器、麻布等。由金输入南宋的物品,有解盐、马匹、人参、羊豕等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与辽、金之间的贸易种类。并说明进行边境贸易对宋与辽、金的意义。(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唐宋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认识。(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与辽、金之间的贸易种类。并说明进行边境贸易对宋与辽、金的意义。(4分)
【答案】种类:宋向辽、金输出的物品主要是手工业制品,辽、金向宋输出的物品主要为畜产品和土特产。(2分)意义:密切了各政权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各民族之间形成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2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唐宋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认识。(2分)
【答案】认识:唐宋时期的民族交融涵盖经济、文化等方面,并且具有双向性的特点;唐宋时期的民族交融蕴含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整体趋势。(2分,答出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视角2巩固统一与边疆管辖
6.以下是唐朝在西域地区实施的部分措施,这些举措有利于(C)
·中央政府曾下令在西域地区大兴屯田,开垦耕地二千八百顷。
·在西域普遍设立驿站制度,在交通要道设驿站,在偏僻道路置驿馆。
A.扩大唐朝的疆域范围
B.抵御外族的入侵
C.推动西域地区的开发
D.巩固政权正统地位
7.(中考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