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七下历史期末专题复习(新考向原创好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pptx

发布:2025-05-31约1.63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视角1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历史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图示历史”活动,以下是某同学绘制的唐

朝与北宋中央权力示意图。请据此回答第1、2题。;1.以上结构图的变化能够体现出(B);2.与唐朝相比,宋代统治者对中央行政制度作出改变的主要目的是

(D);3.元朝在边疆地区,根据不同情况设置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宣慰

司、都元帅府等机构,其下设万户府、千户府等,以加强对民族地区和偏

远地区的管辖。这说明元朝边疆管辖的特点是(C);4.(中考新考法·推断观点)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收集

到如下论据。据此推断他们要论述的观点是();【解析】考查点: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解题思路:;推断观点

一、审设问:根据所给出的论据推断观点。

二、提取论据信息:朱元璋忌惮大都督府的职权,将其分置为五军都督府。

三、解读信息,分析选项:朱元璋此举分散了大都督府统兵之权,使皇权得到了加强,据此可得出正确选项。;5.明清统治者为强化皇权采取了多种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材料二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深居皇宫,通常主要依靠朝会和内阁获取和处

理信息。创立奏折制度和军机处之前,雍正帝面临同样的困境。建立奏折

制度后,皇帝和臣子能够直接对话。在军机处建立之后,皇帝更是成为清

朝唯一的信息中枢,大大强化了上至百官、下至百姓的监视功能。;(2)材料二中“创立奏折制度和军机处之前”雍正帝面临的困境是什

么?这些举措的效果如何?(4分);(3)(中考新考法·围绕主题提炼观点并说明)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

知识,围绕“君主专制的发展”提炼一个观点,并进行说明。(6分,要

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表达流畅);【示例二】观点:明清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说明:明太祖废除丞相,提

升六部职权,使其直接向皇帝负责;明太祖分散兵权统归兵部;设立“厂

卫”,监视臣民;采取“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清朝时,设立军机处辅

助皇帝处理政务,使皇帝独掌朝政;推行文字???,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禁

锢思想言论,维护集权统治。综上可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发展到顶峰。;评分标准:;视角2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6.根据下表信息可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是();【解析】考查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解题思路:;

①考查汉朝至隋唐时期选官制的变化趋势。(如本页6题)

②对比考查不同时期选官制度的差异。

例:根据表格并结合所学,指出隋唐选官制度与汉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不同之处。(3分)

;7.明朝规定考试题目只限“四书”“五经”,考生必须依据朱熹的《四

书章句集注》等进行作答,并对应试文章的格式甚至字数作出严格的限

制,许多读书人一辈子都钻不出八股文的条条框框,哪里还有余力思考其

他。这些举措从本质上反映了();【解析】考查点:八股取士。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考试题目只限

‘四书’‘五经’”“必须依据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等进行作答”

“格式……严格的限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的科举制度严格规定了考试内容、范围和形式,确保了知识分子在思想和学术上必须严格遵循官方限定,加强了君主对知识分子阶层的思想控制,从而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A项符合题意。;8.隋唐始建的科举制度历经不同朝代的演变而不断发展,是封建王朝选

拔人才的重要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二宋代科举录取状况(部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上述数据反映的历史现象。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

因。(3分);材料三“(士人)自幼惟从事做破题,捭(钻研)八股。父兄师友之期

许者,入学、中举、会试、做官而已。自心之悦父兄师友,以矢志成人

者,亦惟入学、中举、会试、做官而已。万卷诗书,只作名利引子。”;(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举例说明古代选官制度影响国家治理。

(3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