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消毒相关考试题目及答案.docx

发布:2025-05-26约2.8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消毒相关考试题目及答案

选择题

1.下列哪种消毒剂属于高效消毒剂?

A.乙醇

B.碘伏

C.含氯消毒剂

D.新洁尔灭

答案:C。解析:高效消毒剂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含氯消毒剂属于高效消毒剂;乙醇和碘伏是中效消毒剂,只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新洁尔灭是低效消毒剂,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亲脂病毒。

2.紫外线消毒的适宜温度范围是?

A.10-20℃

B.20-40℃

C.40-60℃

D.60-80℃

答案:B。解析:紫外线消毒时,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40℃,在此温度范围内,紫外线的杀菌效果较好。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紫外线的杀菌效能。

3.用含氯消毒剂对污染的物品进行浸泡消毒时,有效氯浓度为500mg/L,浸泡时间应不少于?

A.5分钟

B.10分钟

C.20分钟

D.30分钟

答案:D。解析:用含氯消毒剂对污染物品进行浸泡消毒,当有效氯浓度为500mg/L时,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这样才能保证消毒效果,有效杀灭各种病原体。

4.以下哪种物品不适合用压力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A.手术器械

B.玻璃器皿

C.油剂

D.橡胶制品

答案:C。解析:压力蒸汽灭菌法适用于耐高温、耐湿的物品,如手术器械、玻璃器皿、橡胶制品等。油剂因导热性差,且蒸汽难以穿透,不适合用压力蒸汽灭菌法,一般采用干热灭菌法。

5.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作用,能使菌体蛋白氧化而死亡,其常用的消毒浓度是?

A.0.1%-0.2%

B.0.2%-0.5%

C.0.5%-1%

D.1%-2%

答案:B。解析:过氧乙酸常用的消毒浓度是0.2%-0.5%,在这个浓度范围内,它可以有效杀灭各种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病原体,同时对物品的腐蚀性相对较小。

判断题

1.消毒与灭菌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杀灭细菌芽孢。()

答案:正确。解析: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包括细菌芽孢。所以能否杀灭细菌芽孢是消毒与灭菌的根本区别。

2.消毒剂的浓度越高,消毒效果就越好。()

答案:错误。解析: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并非单纯取决于浓度。过高的浓度可能会导致消毒剂的稳定性下降、对物品产生腐蚀损坏、对人体造成危害等,而且有些消毒剂在过高浓度下,消毒效果并不会随着浓度升高而显著增强。应根据不同的消毒剂和消毒对象,选择合适的浓度。

3.环氧乙烷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可用于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等精密仪器的消毒灭菌。()

答案:正确。解析:环氧乙烷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属于高效消毒剂。它具有穿透性强的特点,能穿透塑料、纸张、玻璃等多种材料,且对物品的损坏较小,因此常用于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等精密仪器的消毒灭菌。

4.碘伏可以用于黏膜的消毒。()

答案:正确。解析:碘伏刺激性小,毒性低,对黏膜无刺激性,可用于口腔、阴道、眼部等黏膜部位的消毒,能有效杀灭多种病原体。

5.空气消毒时,采用自然通风的方法,一般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

答案:正确。解析:自然通风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空气消毒方法,通过空气的流通可以降低室内病原体的浓度。一般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能够保证室内外空气充分交换,达到较好的空气消毒效果。

简答题

1.简述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答案: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如下:

-合理选择消毒剂:根据消毒对象的性质、病原体种类、消毒场所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消毒剂。例如,对于耐高温、耐湿的物品可选择压力蒸汽灭菌;对于皮肤消毒可选择碘伏等。

-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和使用方法: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书,准确配制有效浓度的消毒剂,确保足够的消毒时间,采用正确的消毒方法(如浸泡、擦拭、喷洒等),以保证消毒效果。

-注意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如温度、湿度、有机物等。一般来说,温度升高可增强消毒剂的杀菌作用,但有些消毒剂在高温下不稳定;有机物会消耗消毒剂,降低消毒效果,因此消毒前应尽量清除消毒对象表面的有机物。

-做好个人防护:消毒剂大多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蚀性,使用时应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定期监测消毒剂的质量:定期检查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含量、稳定性等,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超过有效期的消毒剂不得使用。

2.请说明煮沸消毒的注意事项。

答案:煮沸消毒的注意事项如下:

-消毒前的准备:将待消毒物品彻底清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有机物,以提高消毒效果。物品应全部浸没在水中,且物品之间要留有一定空隙,以保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