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消毒培训考试题目及答案.docx

发布:2025-05-25约5.02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消毒培训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种消毒剂属于高效消毒剂?()

A.乙醇

B.碘伏

C.含氯消毒剂

D.苯扎溴铵

答案:C。含氯消毒剂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属于高效消毒剂。乙醇、碘伏属于中效消毒剂,苯扎溴铵属于低效消毒剂。

2.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时,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含有效氯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分别为()

A.250mg/L,10分钟以上

B.500mg/L,10分钟以上

C.250mg/L,5分钟以上

D.500mg/L,5分钟以上

答案:B。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作用10分钟以上。

3.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应取得()的卫生许可批件。

A.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C.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答案:B。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应取得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许可批件。

4.下列关于紫外线消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A.紫外线消毒适用于空气、物体表面消毒

B.紫外线灯照射强度应不低于70μW/cm2

C.消毒时间从开灯即开始计算

D.紫外线消毒时人员应离开消毒区域

答案:C。紫外线消毒时间应从灯亮5-7分钟后开始计时,因为刚开灯时,灯管需要一定时间达到稳定的辐射强度。

5.对于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

A.压力蒸汽灭菌

B.干热灭菌

C.环氧乙烷灭菌

D.低温等离子体灭菌

答案:A。压力蒸汽灭菌是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首选灭菌方法,具有灭菌效果可靠、操作简便等优点。

6.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采用()浸泡60分钟后,再按照常规进行处理。

A.1mol/L氢氧化钠溶液

B.含氯消毒剂

C.过氧乙酸

D.戊二醛

答案:A。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采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浸泡60分钟后,再按照常规进行处理。

7.下列关于戊二醛消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戊二醛对碳钢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

B.戊二醛消毒时间一般为10分钟

C.戊二醛可用于空气消毒

D.戊二醛对皮肤无刺激性

答案:A。戊二醛对碳钢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戊二醛消毒一般需要较长时间,如消毒手术器械等需要20-45分钟;戊二醛不能用于空气消毒,且对皮肤有刺激性。

8.醇类消毒剂不适用于()的消毒。

A.手

B.皮肤

C.精密仪器表面

D.物体表面

答案:C。醇类消毒剂具有挥发性和一定的溶解性,可能会对精密仪器造成损坏,不适用于精密仪器表面的消毒。可用于手、皮肤和一般物体表面消毒。

9.消毒产品的有效期应标注在()

A.最小销售包装上

B.中包装上

C.大包装上

D.说明书上

答案:A。消毒产品的有效期应标注在最小销售包装上,方便消费者了解产品使用期限。

10.下列属于化学消毒方法的是()

A.煮沸消毒

B.紫外线消毒

C.高压蒸汽灭菌

D.含氯消毒剂消毒

答案:D。含氯消毒剂消毒是利用化学物质进行消毒,属于化学消毒方法。煮沸消毒、紫外线消毒、高压蒸汽灭菌分别利用物理的热力、紫外线、高温高压等进行消毒,属于物理消毒方法。

11.对受到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

A.中水平消毒

B.低水平消毒

C.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D.清洁即可

答案:C。对于受到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污染的物品,需要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才能有效杀灭病原体。

12.消毒后的物品在存放过程中应注意()

A.可以与未消毒物品混放

B.存放时间无限制

C.保持存放环境清洁干燥

D.不需要进行标识

答案:C。消毒后的物品存放时应保持存放环境清洁干燥,防止再次污染。不能与未消毒物品混放,存放有一定时间限制,且需要进行标识。

13.用碘伏进行皮肤消毒时,涂擦的次数和作用时间分别为()

A.1次,1分钟

B.2次,2分钟

C.3次,3分钟

D.4次,4分钟

答案:B。用碘伏进行皮肤消毒时,一般涂擦2次,作用时间不少于2分钟。

14.环氧乙烷灭菌适用于()

A.食品

B.不耐热、不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

C.液体物质

D.橡胶制品

答案:B。环氧乙烷灭菌适用于不耐热、不耐湿的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