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2025学年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1月联考地理试题.doc

发布:2025-05-24约4.84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2025学年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1月联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

石羊河流域发源于祁连山北坡,流域内人口分布极不平衡。近年来,石羊河流域部分地区开始进行生态移民。下图示意石羊河流域人口密度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石羊河流域人口主要分布在()

A.河流发源地

B.山前冲积扇

C.河流交汇处

D.下游平原区

2.影响石羊河流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交通

C.水源

D.政策

3.图示区域最需要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的是()

A.民勤县

B.古浪县

C.永昌县

D.凉州区

(★★★)

人口流失是指一个地区的既有人口由于流动迁移而减少的现象,我国东北三省存在明显的人口流失现象,其户籍人口和城镇人口具有极高的相对迁出率。相关研究发现,东北三省外流人口高度偏好京津冀地区和山东省,近年来对距离更远的经济中心偏好显著增强,格外重视流入地的医疗卫生和教育资源。图示意东北三省及全国跨省流动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与全国人口跨省流动率相比,东北三省人口跨省流动状况是()

A.人口流入率高,人口流出率高

B.人口流入率高,人口流出率低

C.人口流入率低,人口流出率高

D.人口流入率低,人口流出率低

5.除经济因素外,京津冀地区和山东省成为东北三省外流人口高度偏好地区的原因是()

A.气候条件优越和交通运输发达

B.地理位置临近和气候条件优越

C.历史文化关联和地理位置临近

D.交通运输发达和历史文化关联

6.在城市功能方面,东北三省延缓人口外流的途径有()

A.合理配置城市用地类型,适度增加工业用地

B.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人口居留意愿

C.强化中心城市引领作用,加大城市宣传力度

D.加快推进城市开发建设,缓解住房紧张状况

(★★★)

研究表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密切。人口老龄化严重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能促进人口流动,进而影响人口老龄化进程。下图为2015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按人口老龄化和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比值绘制的分类象限图,第Ⅰ、ⅡⅢ、Ⅳ象限表示不同的人口与产业协调发展类型和程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①②③④最可能表示的省级行政区是()

A.天津北京吉林四川

B.北京天津吉林四川

C.天津北京四川吉林

D.北京吉林天津四川

8.为促进人口与产业的协同发展,目前上海市应该()

A.大幅度提高第二产业的比重

B.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

C.加快推进实施延迟退休的政策

D.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

(★★★)

下图示意20世纪90年代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某城镇附近一村庄土地利用结构。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该村庄耕地、居住用地等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村庄土地利用结构()

A.导致耕地破碎分散

B.促进居住地集中分布

C.利于村民非农就业

D.提高公共设施利用率

10.90年代以来,该村庄土地利用的变化可能是()

A.耕地数量增多

B.工业用地增多

C.居住用地减少

D.公共设施用地减少

(★★★)

我国某省会城市地铁1号线是该市轨道交通的核心线路,2008年开始规划,2010年开工,2016年正式运营,线路基本呈南北走向,穿越城区中心,连接城区南北两端。运营前后,地铁沿线缓冲区(地铁两侧影响范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面积发生变化。下图示意地铁沿线1000米缓冲区内不同年份住宅、工业、商业、仓储用地面积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①-④依次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商业、工业、仓储、住宅

B.工业、商业、仓储、住宅

C.住宅、工业、仓储、商业

D.仓储、住宅、工业、商业

12.运营前后,地铁沿线1000米缓冲区内上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率

A.自南端至北端减小

B.自北端至南端减小

C.自城区中心至南北两端增大

D.南北两端至城区中心增大

(★★)下图为“四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3.本世纪以来,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分别是()

A.甲、丁

B.乙、丁

C.乙、丙

D.甲、丙

14.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水稻种植技术不断完善,旱地直播技术和插秧种植技术在不同地区得到应用。在双季稻产区,早稻口感差,收购价低。2022年开始江西南部某地将优质晚稻品种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