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
湖北部分名校2025届高三1月联考高
三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2025年1月21日下午14:3017:05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
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
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
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下,即时零售成为了新的消费热点。作为短视频平台的领军者,T公司
开创“小时达”业务平台,大量线下实体店纷纷入驻。“小时达”是指客户在平台下单,平台或商家在
1小时内将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满足即时性需求。图1为T公司“小时达”运营流程图。据此完成下
列小题。
图1
1.与其他电商平台比,“小时达”平台吸引大量实体店入驻的主要优势是
A.竞争小B.流量大C.成本低D.服务优
2.为完成“小时达”,该平台给线下门店推送的客户最适宜的范围是在其周边
A.35kmB.1012kmC.1517kmD.20km以上
3.为降低运营成本,“小时达”平台应大力发展的环节是
A.线上运营B.品牌宣传C.物流配送D.仓储供给
2024年12月7日,哈尔滨开启了松花江上的采冰工作。松花江采的冰透明、均匀、气泡少,是制作
冰雕的“好材料”。采出的冰块供给本月即将开园迎客的冰雪大世界,但冰雪大世界用冰量67%来自
年初储存的“老冰”。“老冰”度夏是采用传统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式“露天”存放。图2为松花
江流域主要采冰区域图,图3为冰垛储存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图2图3
4.形成松花江冬季采冰区的冰透明、均匀、气泡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B.降水少C.植被多D.流速缓
5.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冰雕大量采用“老冰”制作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冰雕质量B.缩短制作工期C.减轻环境压力D.降低制作成本
6.下列关于哈尔滨储冰技术及原理描述不正确的是
A.冰块码放基本不留空隙节省储存空间
B.上覆塑胶布、岩棉等减少热传递
C.下置稻草、塑料布层等阻止地面辐射
D.上覆稻草、遮阳网等营造遮光环境
森林植被覆盖程度和生长状况的变化(EVI)与生长季气温、太阳辐射、降水、土壤湿度等气候
因子相关。研究发现,近2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森林植被EVI呈显著改善趋势。各因子中,土壤
湿度对森林植被EVI的影响最为显著,六个地区均呈现显著正相关,中南地区土壤湿度对森林植被
EVI变化的贡献率最高。图4为我国六大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图4
7.建国初期,我国划分了六大地理区域,其划分标准是
A.气候特征B.经济水平C.行政管辖D.地方文化
8.近2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森林植被呈显著改善趋势,主要得益于
A.气候条件改善B.国家相关政策实施
C.经济水平提高D.居民环保意识增强
9.中南地区土壤湿度对森林植被EVI变化的贡献率最高的原因是
A.森林蒸散量高,土壤湿度对植被生长的限制较大
B.气候干旱,土壤湿度对植被生长的限制较大
C.气温较低,对植被生长贡献较小
D.光照缺乏,对植被生长贡献较小
乌尉高速公路北起乌鲁木齐南至尉犁县,桥隧比高达40%。2024年12月30日,其控制性工程天山
胜利隧道顺利贯通。隧道施工通常是从两端向中间对向掘进,但胜利隧道建设团队创新采用了“三洞
+四竖井”方案。在左右两个主洞之间增加中导洞,先打中导洞,采取“长隧短打”快速掘进,
将原本工期缩短了四分之一以上。图5为天山胜利隧道中导洞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图5
10.乌尉高速公路桥隧比高的主要原因是沿线地区
A.耕地紧缺,减少占用土地B.平均海拔高,地势起伏大
C.生态环境脆弱,环保要求高D.气候干旱,风沙活动频繁
11.天山胜利隧道开挖过程中岩爆(隧洞壁岩体承受巨大压力而爆炸性破碎)灾害频发,与此相
关性最大的因素是
A.岩石类型B.断层数量C.隧道埋深D.地下水量
12.增加中导洞大大缩短工期的原因是中导洞
A.利于开辟更多施工面B.可及时排出主洞渗漏的地下水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