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化学试题.docx
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9月联考卷
化 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选择性必修3(占40%)。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K39 Mn55 Zn65 Cd112 Sn119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行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科技、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制造化为麒麟芯片的主要材料是 B.氯化铵溶液可去除铜器表面的铜绿
C.热的纯碱溶液可用于去除餐具表面的油污 D.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引起大气中含量上升
2.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述正确的是
A.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为 B.甲醛的电子式为
C.乙烯的球棍模型为 D.乙二醇的实验式为
3.下列有机反应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
B.
C.
D.
4.下列装置或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甲 乙 丙 丁
A.用装置甲苯萃取碘水中的 B.用装置乙证明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
C.用装置丙分离甲苯和乙醇 D.用装置丁制取乙烯
5.可用作供氧剂,反应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2g中含有键的数目为
B.每生成22.4L转移电子数目为2
C.0.1mol晶体中含离子数为0.3
D.1L0.1溶液中的数目小于0.1
6.合成马蔺子甲素的部分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B.X与Y均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Y的核磁共振氢谱图有10组峰 D.X比Y的亲水性更好
7.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可得(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极为电源的正极
B.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C.离子交换膜应采用阳离子交换膜
D.当电路中有0.2mol电子转移时,阴极室溶液质量增加7.8g
8.羟甲香豆素是一种治疗胆结石的药物,部分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分子中的氧原子杂化方式相同
B.甲、乙和羟甲香豆素的分子均为手性分子
C.甲、乙知羟甲香豆素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
D.1mol羟甲香豆素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消耗2mol
9.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主族元素,四种元素中仅X、Y在同一周期,它们形成的一种物质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所有原子均形成了8电子稳定结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X的氢化物常温下一定是气体 B.X与Z组成的化合物为非极性分子
C.Y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比Z的弱 D.元素的第一电离能:X<Y<W
10.金属Ni可活化放出,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间体1→中间体2的过程决定整个历程反应速率
B.加入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
C.Ni和的总键能大于和的总键能
D.中间体2→中间体3的过程是放热过程
11.以钴渣(含、等)为原料制取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浸液”中主要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
B.铁渣的主要成分是和
C.“沉钴”时,不用溶液是为了防止生成沉淀
D.“煅烧”时发生分解反应只产生气体
12.将6.8gX完全燃烧生成3.6g和8.96L(标准状况下)。X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2∶1。X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其质谱图、核磁共振氢谱与红外光谱如图所示。下列关于X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合物X的摩尔质量为136 B.化合物X分子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醚键、羰基
C.符合条件的X只有1种 D.X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有中能在同一个平面上
13.某小组进行实验:将少量粉末加入盛有医用酒精的烧杯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晶体;边搅拌边向盛有少量粉末的烧杯中加水至固体完全溶解,得蓝色溶液;向蓝色溶液中滴加氨水,先有蓝色沉淀生成,再继续滴加,沉淀溶解得深蓝色溶液,加入乙醇时,析出深蓝色晶体。下列关于颜色变化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颜色变化
解释
A
白色粉末溶于水变为蓝色溶液
和以配位键结合形成
B
蓝色溶液转化为蓝色沉淀
C
蓝色沉淀转化为深蓝色溶液
溶于氨水生成可溶的
D
深蓝色溶液得深蓝色晶体
乙醇可以降低溶解度,使其析出
14.一种磁性材料的单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