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教案.doc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表达效果的体会。
2.能仿照例句,选择一个情景写句子,表现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3.能说出两组句子描写的情景,体会集中强调一种颜色的表达方法。
4.朗读、背诵古诗《乡村四月》。?
【教学重点】
1.能仿照例句,选择一个情景写句子,表现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2.能说出两组句子描写的情景,体会集中强调一种颜色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表达效果的体会。
2.能仿照例句,选择一个情景写句子,表现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语文要素
教师导入: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完成了一次环球旅行。我们乘坐威尼斯小艇穿梭于古老的小城;我们走进别具风情的荷兰感受了恬静的牧场生活;我们驻足于金字塔下感叹人类的古代文明。而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示课件2、3)
(设计意图:从单元导读页回顾导入,回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为学习“交流平台”做铺垫。)
二、学习“交流平台”
1.交流总结。
师引导回顾交流:本单元课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哪些语句是静态描写,哪些语句是动态描写?选择你印象深刻的,有感情地读一读吧!(出示课件4)
预设1:我喜欢《威尼斯小艇》第四自然段描写船夫驾驶技术那段动态描写,我来给大家读一读,我感觉仿佛看到了小艇在极窄的河道中飞快的穿行,特别灵活。
预设2:我喜欢《威尼斯小艇》最后一段的那处静态描写。安静而美好,和白天热闹充满活力的威尼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艇停了,威尼斯就入睡了。(出示课件5、6、7)
预设3:我喜欢《牧场之国》第五自然段中那段动态描写,运河中的船只,满载牛奶的汽车、火车来往于城市和牧场,让我刚感受到了静谧之中的活力,同时也感觉人的活动并没有破坏这田园牧歌的生活。
预设4:《牧场之国》一文,描写了荷兰牧场上动物们的悠闲和安详,也描写了人们挤奶、运奶时的平和与从容,凸显了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出示课件8)
2.教师总结过渡:这一幅幅动态或静态的画面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不仅走入了那或静谧或灵动的美景之中,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对景物进行描写,同时融入人的活动,能赋予景物生命力和变化感,增强艺术感染力,更好地表现景物独特的魅力。(出示课件9)
3.拓展积累
师引导点拨:在平时的阅读中你还积累了哪些表现景物静态美或动态美的句子呢?
小组分享。
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结合交流平台的内容,回顾本单元的重点语段,进一步感受语段中的“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交流感受动态和静态描写赋予景物的生命力和变化感。)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第一部分
1.读一读,说一说。
师:下面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的动、静之美,读一读,再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出示课件10)
预设1:第一个句子写出了动态之美,是通过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景物以及感受,侧面写出了小艇行驶的速度极快。
预设2:第二个句子通过描写许多动物安静下来的样子,表现出夜晚荷兰牧场的静态美。(出示课件11)
教师总结过渡:两个句子从正面和侧面两个不同角度写出了景物的静态之美,我们来看下面这三个情景,想一想你能通过哪些方面写出动静之美呢?
2.仿写要求(出示课件12)
(1)从三个情境中选择一个,照例句的样子写一写。
(2)写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师问:可以描写哪些景物呢?这些景物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出示课件13)
预设1:“放学后的校园”,先描写出学生放学时喧闹的情景,再描写放学后校园的安静。
预设2:“群鸟飞过湖面”,先描写出群鸟飞过湖面,水面上的各种变化来表现湖面的动态美,再写出群鸟飞过后水面慢慢恢复平静来表现湖面的静态美。
师追问:这三个情景,分别应该侧重哪一方面来写呢?(出示课件13、14)
预设1:“放学后的校园”这个情景,我会重点写出景物的静态美。
预设2:“群鸟飞过湖面”“火车进站之后”重点应写出景物的动态美。
师问: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出示课件15、16)
预设1:从喧闹到平静,这是放学后的校园和白天校园的不同之处。
预设2:“群鸟飞过湖面”“火车进站之后”这两个情景中,“热闹”的过程是其特点,应该重点写。
教师小结:明确情景的动态美、静态美,能使我们更好地感受景物独特的魅力。
3.以“放学后的校园”为例交流指导。(出示课件17)
(1)交流点拨。
教师提问点拨:我们以“放学后的校园”为例,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出静态美呢?
预设1:可以从听觉的角度写出放学后校园里各处的寂静无声。
预设2:可以抓住教学楼、操场等环境描写,写出放学后校园的安静。
预设3:可以通过放学前后的对比写出放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