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会计》课件_(1)企业合并.ppt
第一章企业合并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企业合并的形式,了解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涉及的会计问题;掌握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的不同概念和账务处理;掌握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在操作过程中的差异,以及两种方法对企业报表的影响;了解合并财务报表的特点和合并理论;掌握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编制前提与编制程序。第一节企业合并的概念一、企业合并的定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指出:企业合并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企业合并会计》指出:企业合并,指一个企业获得对另一个或几个企业控制权的结果,或指两个或若干个企业实行股权联合的结果。第一节企业合并的概念二、企业合并的形式(一)按合并的法律形式划分1、吸收合并2、新设合并3、控股合并第一节企业合并的概念(二))按合并前是否受同一方控制划分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将企业合并划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类。以上两种企业合并分类方法的关系见图1—1所示。第一节企业合并的概念企业合并与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与长期股权投资的关系如图1—2所示。第一节企业合并的概念三、企业合并的会计问题(一)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程序(二)企业合并涉及的会计问题(三)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第二节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权益结合法一、权益结合法的概念和特点(一)权益结合法的概念(二)权益结合法的特点第二节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权益结合法二、权益结合法应用举例(一)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同一控制下企业吸收合并,合并方取得的资产、负债应当按照有关资产、负债在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入账;所确认资产账面价值与合并对价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调整的调整留存收益;合并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例1—1】【例1—2】第二节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权益结合法(二)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合并方在合并中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以合并日取得被合并方账面所有者权益的份额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同样,合并方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其付出合并对价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合并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例1—3】第三节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购买法一、购买法的概念和特点(一)购买法的概念(二)购买法的特点二、购买法下会计处理的内容和程序(一)购买法下会计处理的内容(二)购买法下会计处理的程序第三节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购买法三、购买法应用举例(一)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例1—4】(二)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例1—5】第四节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
的差异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是处理企业合并的两种会计方法。不同会计方法的存在,是由于各自的经济意义及内在合理性;而对不同会计方法的选择会对企业合并当年及以后年度产生重大影响。表1—7列示了两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的差异,以及两种方法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第五节合并财务报表一、合并财务报表的概念和特点(一)合并财务报表与个别财务报表的区别(二)合并财务报表与汇总财务报表的区别第五节合并财务报表二、合并财务报表的作用和局限性(一)合并财务报表的作用(二)合并财务报表的局限性三、合并财务报表理论(一)母公司理论(二)实体理论第五节合并财务报表四、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一)控制的标准(二)具体控制标准——表决权比例(三)实质控制标准(四)潜在表决权标准(五)特殊目的实体(六)不应当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第五节合并财务报表五、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前提、程序和步骤(一)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前提(二)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程序(三)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具体步骤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