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会计》课件_第十三章 企业合并.ppt
第十三章企业合并合并时产生的差额=并入方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若为借方差额,则依次借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若为贷方差额,则贷记:资本公积。见教材例题。第十三章企业合并三、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重点)主要知识点如何计量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或股权?如何确定合并成本?如何确认合并商誉?如何确定被购买方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如何理解合并费用的处理方法?第十三章企业合并1.会计处理原则(1)基本处理原则:购买法(2)购买法下的会计处理原则1)确定购买方。即取得另一方半数以上表决权股份的一方为购买方,一般认为取得控股权的一方为购买方,另一方为被购买方。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也可认为取得了控制权:第一,实质上拥有对方半数以上表决权股份,见下图:第十三章企业合并A公司C公司B公司40%30%A公司B公司70%第二,法律或协议规定由投资方主导财务和经营决策的;第三,有权任免董事会或类似权利机构的绝大多数成员;第四,在董事会或类似权利机构中有绝大多数的投票权。若双方达成协议,C公司的股权由A公司全权代表,此时:第十三章企业合并2)确定购买日:发生控制权转移的日期(5个条件)3)确定合并成本合并成本包括的内容:▼付出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发行或承担的债务▼发行权益性证券按其公允价值合并成本=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注意:▼一次交易完成合并的公允价值为其合并成本;▼多次交易完成合并的合并成本是合计的公允价值;▼合并时发生的相关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第十三章企业合并4)企业的合并成本在取得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分配控股合并:购买方在其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所形成的对被购买方的长期股权投资,该长期股权投资不能小于购买日对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中应享有的份额。吸收合并: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资产、负债等直接体现为购买方账簿及个别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项目。第十三章企业合并第一,各项可辨认的资产、负债,应作为本企业的资产、负债入账;第二,未在被购买方报表中显示的无形资产,例如:被合并方拥有一项未在报表中列示的专利权的转让权,但区别于商誉的情况,如果能够单独分离出来,则应作为无形资产入账;第三,或有负债若其公允价值能够计量,应作为预计负债单独确认;第四,所确认的资产、负债均按照公允价值入账。吸收合并(A+B=A)中具体处理规定:第十三章企业合并5)合并成本与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的处理商誉前者大于后者之差合并成本与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前者小于后者之差第十三章企业合并6)公允价值暂时确定的情况(了解)购买方应以暂时确定的价值为基础进行核算,继后取得进一步信息表明有关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与暂时确定的价值不同的,应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第一,12个月内的可追溯调整;第二,超过12个月的,按照会计差错进行处理。第十三章企业合并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1)控股合并的会计处理(A+B=A+B)1)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借: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成本)贷:银行存款、无形资产等科目资产处置损益、投资收益等科目股本(面值)资本公积--股本溢价2)确认商誉(只出现在合并报表之中)合并商誉=合并成本—拥有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即:多付出的代价)第十三章企业合并3)编制集团公司合并报表的调整及抵消分录借:公允价值超过账面价值的差额贷:资本公积借:冲销被购买方的所有者权益商誉(合并报表中)贷:长期股权投资